打开

李安的电影哲学为何在东西方都被认同?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作者:《社会科学报》新媒体编辑 若雨

2016-11-21 15:46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它讲述的是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海报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1995年,李安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进入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1999年,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2006和2013年,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也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人导演。共获得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五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四座金球奖、两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两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李安


弗里德里希•尼采说过,一切哲学都是自传:一位好作家应当将自己的灵魂倾洒在纸上,如果有人理解了他的作品,就会理解他的为人。李安说过:“如果你想了解我,一切尽在我的电影中。”像尼采一样,李安认为他的作品是一部自传,是通向他的价值观、关注事件和行为动机的窗口。正因为如此,李安的电影成了电影哲学的丰富源泉。


哲学与电影之联系中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方面在于,执导者可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电影的导演或作者。通常来说,导演会因一部电影的质量而受到称赞,但鉴于成百上千的人都为此作品做出过贡献,这样真的恰当吗?我们在此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它是恰当的。因为,假如一位导演不是自己电影的作者,那么又何来李安哲学这样的说法呢?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弗朗索瓦•特吕弗和安德鲁•萨瑞斯这样的思想家已经指出,唯一值得被当作艺术来思考的电影是那些导演在其中拥有完全的项目控制权(包括电影剧本、导演、剪辑和电影发行)的电影。这一观点受到批评,因为它似乎过于强调导演的角色,而忽略了电影在其间得以制作的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不过,电影导演理论似乎确实存在一个真实的核心:尽管导演不是电影的唯一作者,但他对该项目具有比其他任何贡献者更多的控制权。正如苏格拉底是真理的助产士一样,优秀导演会鼓励并促进其演员和拍摄团队的良好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李安的电影呈现了一个前后相关的视觉系列。


李安作为一位电影拍摄者的部分才华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他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者的产物。他在写作和导演时从两种文化背景中广泛汲取艺术和哲学灵感,而这种多元文化的态度使他成了一个变化多端、极富灵感的电影拍摄者。


如果说李安电影中存在统一哲学主题的话,那就是为本真的自我身份所做的挣扎。正如索伦•克尔凯郭尔所说:“焦虑是自由的眩晕。”缺乏本真性会带来一种存在危机,在危机中,你必须解决存在于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与别人告诉你要成为的人之间的紧张状态。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说:“本真性伦理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东西,为现代文化所独有。”泰勒将对本真性的探寻视为对西方社会“现代性之隐忧”的反应,他认为,本真性见诸于一个人“意义的地平线”,该地平线由其人存在于其中的语境构成,尤其是处于那一语境中的人。


李安


李安电影中的主要角色通常都会陷在以泰勒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对话的、自我定义的挣扎之中。尤其是,他有好几部电影都描绘了在西方文化的全球化面前努力保持华人身份认同感的角色。李安最早的三部电影便专门针对现代性的隐忧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李安的几部电影都专门涉及儒家思想主题。他最早的三部电影——《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注定会是一个借助常见主题而致力于东西辩证法的三部曲。在所有这三部电影中,都有一个传统的、遵奉儒家思想的父亲,在努力维持和用现代西方价值观来定义自身的孩子们的关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礼”(礼仪、习俗)与美国的“礼”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孩子们试图脱离父亲,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违抗“孝”(孝顺)的风险。


电影《喜宴》


电影《推手》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和李安电影两者的又一核心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持一种生态中心哲学,本真的自我培养可以通过遵循自然之道来实现。“道”这个词既指自然世界的道路,也指终极现实的无差别本质。自然是一个动态的、互相依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特殊事物只不过是总在变化的、整体的昙花一现。


在中国哲学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儒家思想是一种人文主义哲学,强调礼仪规矩这样的社会德行,而道家思想则是一种自然主义哲学,支持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李安电影通常表现的都是这样一些主人公:他们被迫调和自己的天生欲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地培养自我。


道家的无为主题在那些讲述武侠故事的电影中尤其突出,如《推手》和《卧虎藏龙》。麦克雷的这一章还探讨了儒道主题间的张力。尽管主人公们只有通过打破已有社会规范的束缚才能获得本真性,但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代价则使故事的悲剧性因素得以推进。(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公众号)


(编辑:余寒静)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