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六号05组卫星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 汤铭
2021-12-10 11:29
2021年12月10日0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飞行次数正式刷新为“400”,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树立了崭新的里程碑,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的起点刻下了属于航天的难忘印记。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本次发射的实践六号05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和五院抓总研制,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新技术试验验证。
“百倍信心、首飞标准,全力冲刺四百发”
按照既定计划,由长征四号乙火箭承担这次光荣的任务。型号团队既感到荣幸,又感到压力。这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新构型,为了让团队坚定必胜信念,树立百倍信心完成此次发射任务,型号总指挥仓飚给试验队做了充分的动员:“面对艰巨挑战,我们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心态上要举重若轻,细节上要一丝不苟。保持百倍定力,保持首飞作风,做好每个环节,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为此,型号按照重大工程任务标准,梳理设计、产品、操作、管理四类线索,对首飞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加严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措施。比如各系统产品从配套源头进行了优选优配,选用零超差的满分产品;在原有基础上开展实物质量的再验收、再确认工作;对电气系统增加测试考核轮次,对动力系统密封结构改进;按照人员择优配置原则,精选各专业骨干人员担纲测试发射岗位,并成立技术保障组提供即时的专业支持。
距离上一次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执行发射任务,只隔了18天。两发火箭,相聚在同一个战场,守护它们的是同一支队伍。11月23日,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执行发射任务,而10月突发的疫情却给即将出发的试验队出了一道难题,作为疫情焦点的嘉峪关、兰州和西安,正好处在进入发射场的必经之路。为兼顾健康安全和任务节点,八院协调安排试验队乘包机直飞嘉峪关,逆行而上。出发前,他们选择“疫”无反顾,而在踏上归途时,他们又毅然坚守在岗位一线。面对本发试验队员不能进场的情况,试验队来不及休整,在上一发任务的后半程,本发任务的发射场工作已经启动,试验队需要同时兼顾两发火箭的发射场工作。“我们是同一支队伍,背负的是同一个使命。”试验队调度徐文豪说,“在高密度发射的节奏下,为缩短两发之间的衔接时间,型号在流程安排和人员调度上下了功夫,相关的措施已很成熟,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发火箭、多个总体,接口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中交叉往复,协调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负责火箭各类接口协调的是陈振知,这位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对图纸尺寸和工作流程倒背如流,他说:“功夫在平时,细心在现场。无论是流程和接口,都在进场前充分地协调沟通,又在具体操作时令行禁止。”
“发射场质量确认制”“型号试验数字化管理系统”“日清会”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工具,长四型号早已驾轻就熟。纷繁复杂的工作项目,经过逐一分解,清晰明了地体现在了一张张确认制表格里,并分配到各岗位人员手中的PAD终端,实现了当日事、当日毕,工作的完整性和细致度进一步提升,高效率的优点愈发显现。
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84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48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0次发射。
长征火箭成长史,开启“加速度” 亮箭“新长征”
“长征”,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词语。提起它,无数人眼前浮现的是百万大军怀揣着理想信念,跨越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的恢弘史诗;但对于航天人来说,“长征”是在每一个黎明和夜晚,肩负着的神圣使命出征星辰的冲天巨箭。航天事业创建65年来,一代代长征箭刺破苍穹,不断刷新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太空里程”,续写着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壮丽诗篇。
从第1发到第400发,细数每个百发里程碑,长征火箭正在以“火箭的速度”,刷新着自己的纪录,凭借更可靠、更精准的优势成为中国航天的“闪亮名片”。
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1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火箭历经37年,实现第一个百发的里程碑;2014年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用了7年时间,长征火箭实现了第二个100发;2019年3月10日,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卫星,仅仅4年多的时间里长征火箭实现了从200发向300发的跨越;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发射实践六号05组卫星任务圆满完成,3年时间,长征火箭完成100发火箭的发射任务,抵达第400发里程碑。
跨越半个世纪,长征运载火箭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一路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再到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一系列重大跨越。长征火箭的“向上生长史”也生动地呈现出中国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到蓬勃发展,如今正从航天大国向着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
作为中国航天的重要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运载队伍伴随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一同成长,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也经过了三代发展,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可靠性提升再到高密度发射的跨越。
第一代是1988年9 月7日成功首飞的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这枚仅仅发射了两次的火箭,奠定了上海航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基础;第二代是现役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截至目前总共发射了138次,被誉为“优质运载火箭”“金牌火箭”,承担发射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星“鹊桥”等重大型号任务;第三代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8次发射任务,自首飞成功以来,长六火箭积极探索商业发射市场,是长征运载火箭探索商业发射领域的“先行军”。
据统计,在第4个100发历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坚定践行“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抓总的发射任务共计44次(长征二号丁13次、长征四号乙系列25次、长征六号6次),并参与了5次长征五号系列任务(CZ-5火箭3350助推器)。
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牢固树立“惟有成功才能专注发展、惟有奋斗才能实现发展、惟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抓总的长征运载火箭通过多种多星发射构型、大直径整流罩,响应卫星发展的需求;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可靠性提升,打好保成功的基础;开展单机去型号化、型号去任务化、发射场流程优化、组建专职测发队,轻装上阵,为高密度发射加足马力;推行质量确认制、应用数据包系统,为产品保证提供利器;探索栅格舵落区控制、末子级留轨应用,为后续发展拓展空间,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汤铭 视频编辑:李吟涛 实习编辑:范诗言)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