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视频 | 中铁沈阳局:钢轨医生 为战“疫”运输线护航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任彬源 马越

2020-03-06 11:37

3月初的长白山区依旧白雪皑皑。地处吉林省长白山区腹地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通化工务段管内,厚厚的积雪还覆盖在铁路线上。早上6点,探伤车间车间班长宫伟辉戴好口罩,紧了紧衣领,踏着脚下嘎嘎作响的积雪,提前来到单位准备工具,这样他可以为疫情期间交通不便的工友节约半小时的工具准备时间。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车间40名党员主动请战成立3支党员突击队,宫伟辉作为其中一支党员突击队的队长,他已带领班组的7名党员在车间负责的最困难地段连续进行加密探伤1个多月。



通化探伤工区担负的梅集线、通灌线、鸭大线铁路是东北粮食、煤炭运输的重要通道,每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季,都有大批物资要通过这条铁路运往全国各地,疫情期间铁路部门作为保障复工复产的交通“先行官”,不断加强客货运输保障频次,每天有3000多吨的物资要从这里经过。


钢轨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铁路客货运输安全。而铁路钢轨探伤工的任务,就是对车轮下的两根钢轨进行“CT”检查,他们将利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钢轨内部,用小镜子、小铁锤等人工方式检查钢轨外部,及时发现钢轨存在的伤损,他们也被称为“钢轨医生”。


7点30分,宫伟辉同作业职工们开完班前会,便乘作业车来到鸭大线24公里的作业位置。8点,“天窗”命令正式下达,他们开始上道探伤作业。两台超声波探伤仪在钢轨上缓慢移动,发出的嘀嗒声和探伤小锤敲击钢轨的清脆声混合成独特的“乐曲”。“探伤的诀窍就是从‘乐曲’中判断钢轨是否有损伤。”探伤工宋修滨说。



两台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在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探伤工的推行下,缓缓向线路远方走去。与以往不同的是,探伤工们的防护装备由原来的防寒脖套变成了现在的口罩。


“我们现在自我防护做得都非常到位,每天从家里出来就把口罩戴上了,上班前和下班后我们每天坚持两次体温检测,保护好自己也是为战疫保运作贡献”宫伟辉说。



钢轨“医生”这项工作看似轻松,就是在线路上推着小车走走,来回看看;但实际工作中却异常艰苦。“每天步行六七公里,为了保证检查准确,每一寸线路都要检查到位,每一个钢轨焊缝处,都要至少检查两遍。”宫伟辉说。作业中遇到问题,他们就蹲在钢轨旁边,用手扒开雪堆,用小镜子查看轨颚或轨底有无伤痕,小镜子看不清时,就趴在冰冷的枕木上,脑袋紧贴雪轨,用眼睛仔细看,疫情期间就餐困难他们就自带饼干、牛奶垫巴一口。



“咱们这里的粮食、物资要支援全国,就是从这条钢轨上运出去的,铁路也是战疫运输线!。”虽然探伤工不是医生,不身处防疫第一线,但宫伟辉和工友们深知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任彬源 马越)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