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从后方到一线,最美逆行者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恩蟾

2020-02-04 15:24

庚子鼠年注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新冠肺炎从祖国的腹地湖北席卷整个国家,上海也不能独善其身。在万家团圆的大年夜里,巴士二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还有4个月就要退休的老党员张作平没有吃上团圆饭,也来不及抱一抱可爱的小孙儿。“谁是党员谁先上!”,就在这一晚,他经所在党支部、党委的批准,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突击队:“后勤保障党员突击队”。这个突击队囊括综合管理部的全部7名党员,由负责抗疫物资协调指挥的张作平亲自担任队长,队员包括负责统计分发物资的沈蓓俊、负责采购物资的严顺俊和鲍荣元、负责物流保障的周亮和陈鸣,也包括退休返聘的公司医务所陈建琴医生。他们从公交运营企业的大后方奔赴到抗病保供应的第一线,成为了二公司的“最美逆行者”,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广大乘客和公交驾驶员们筑起一道坚强防线。



快速反应灵活处置,打的是集体战

大年二十九上午,在接到公司召开抗击疫情应急工作会议通知的第一时间,张作平就凭着职业敏感,开始通过电话、微信有条不地布置起应急物资采购工作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有着多年大型活动后勤保障经验的他深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办大事的道理,他将这场无硝烟的战役打成了集体防守战:一方面,迅速通知各车队就近采购超市的口罩、消毒液、喷壶、消毒肥皂等防疫物资;另一方面发动后勤条线所有员工就近联系家附近的药房进行采购。临近春节,不少门店已歇业关门,即使是仍然开张的,也存在货源不足的问题,张作平又发动家住老闵行、松江等郊区的职工到附近药房采购。发现喷洒消毒液的喷壶数量不够,张作平又联系梅陇车队、龙华车队的队长,就近前往车队所在地附近的花鸟市场采购,并在网上寻找还能发货的店。

因为反应迅速、措施果断、执行力一流,年三十,公司综合管理部已通过多点齐发的采购措施,备足5000余只口罩、120多瓶消毒液和300只喷壶,足够整个公司春节期间坚守营运一线的全体员工和站点两天的消耗量,为公司留出了协调采购物资的缓冲时间。



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打的是配合战

应急物资采购压力得以缓解,但张作平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手中无备粮”的他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挖掘手头的采购资源,多囤货备足货,他的行动也得到了公司党委书记王晓红和党委经理室其他领导以及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这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战斗,是一个团队的协同配合战!

年三十上午,张作平通过协调,调用技术机务部的车辆前往公司总务库房供应商所在的松江仓库运回紧急调拨的20000只口罩。

年三十下午,兵分两路负责其他物资采购的严顺俊等同志传来好消息——在老闵行和金山的两处厂家采购到200多箱消毒水、70箱消毒皂。再次面对工人放假、运力不足的问题,张作平向公司票务部门求援。正在和家人吃年夜饭的票务部门驾驶员徐文江接到电话,扔下碗就赶回公司,与综合管理部的同志们汇合后,分头奔赴金山、老闵行拉回了这批来之不易的消毒水,人手不足的他们还自发充当搬运工。等所有物资全部入库盘点完毕,已经是大年夜的21点多。正是万家灯火团圆时,这些奔波在一线的人,连口热饭也没吃上。

年三十晚上,在公司总经理周荣的协调下,苏州的一家厂商愿意提供一线急需的测温枪,但是大年夜根本没有物流运输,需要自提。公司副总经理叶路欣与营运部经理邬祖耀顾不上吃年夜饭,主动请缨,自驾前往苏州厂方所在地取货。大年三十的晚上出发,回到公司已是大年初一了。他们通宵达旦,一路向“北”,只为一个目的:让第二天当班的所有一线司售调人员都能用上防护品,借此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和所有乘坐公交线路乘客的安全。



流程到位措施保障,打的是持久战

在张作平看来,解春节期间一时燃眉之急容易,打持久战难。为了打好这场持久战役,必须有一个合理高效的管理架构和清晰可执行的操作流程。负责“粮草”大后方保障的综合管理部全员被划分为三个工作小组:物资采购组、物流保障组和收发统计组。另有一个机动组随时准备支援和协调突发事件。每一个“后勤保障党员突击队”的成员,都是工作小组的组长或者中间力量,带领全员有条不紊地执行各项工作。

在保障措施上,经过前期的广撒网紧急收购和后续采购、集团调拨支援,公司目前已储备了确保全员使用一周的防疫物资,不仅能保障一线职工生产生活防护所需,还能支援兄弟单位,为他们解燃眉之急。在物资发放上,实施发放量和库存量一天一统计,一天一汇报的制度,做到合理库存确保供应心中有数。

随着疫情的进展,以及一线传来的各种防护需求,综合管理部还能不断优化物资配备,升级防护条件。2月1日,面对2月3日上海部分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的复工,以及2月10日全市复工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由此带来的客流回升,张作平与公司分管后勤的副总李宏一起,带领“后勤保障党员突击队”以及综合管理部部分职工,为公司线路所在12个重点公交枢纽站的发热乘客临时安置点升级换装,安装用以安置发热乘客的“小白屋”,进一步优化发热乘客的隔离条件,确保人员集中区域的疫情有效防控。

党员突击队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党员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前不久刚生过一场乙流,大病初愈的张作平,带领自己的队员们,在连续作战11天后,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人可以退休,‘党员’不能退休。”离退休不过百余日的他,对身边同志这样说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恩蟾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