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体检报告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11-11 14: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健康人群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各种疾病的占人群总数的20%,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约占人群总数的75%。很多人认为只是亚健康状态,自己并没有被确诊疾病,不放在心上。其实,这已经是疾病前的预警信号,应引起重视,避免疾病的发生。所以健康体检显得尤为重要,是尽早发现和预防疾病的关键。那么如何看懂一份体检报告?下面我们来依次分析:
一、体检做哪些内容?
1.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
2. 体格检查: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妇科等专科检查;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二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肿瘤指标等;
4. 辅助检查:B 超、胸片、CT、心电图等;
5. 针对特殊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职业病等)
不同人群体检侧重点不同:即为个性化的体检。根据体检者的个人史、家族史、遗传病史、疾病史,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少运动)以及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30岁以下人群:传染病、肝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上消化道等疾病高发,所以这个年龄段重点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五项、胸部CT等。另外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的发病率也年轻化趋势,也需重点关注。
40岁至50岁人群:身心逐渐出现轻度失调,此检查的重点是脂肪肝、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还有白领中常见的颈椎腰椎病。在体检常规项目外,还应重视血脂、血糖、心电图、腹部B超、颈腰椎的检查。男性需查前列腺,女性则需查卵巢、子宫、乳腺等。
50至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多发,必须对慢病进行随访和管理。比如糖尿病病人要检查眼底,肾脏,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加做心脏彩超和劲动脉椎动脉彩超,头颅CT或磁共振等,乙肝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肝脏B超;消化道病人每年作一次胃肠镜检查等。
二.如何解读一份体检报告?
(一)身体质量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它的计算公式是: BMI =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²)
BMI分级:20-22最佳,大于等于24属于超重,大于等于28属于肥胖。
(二)血 压:
成人的理想血压平均应在120/80mmHg(男)、110/70mHg(女)左右。
当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非同日),连续三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血压的分级:
高血压的危害:
①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失眠、烦躁等,少部分病人可以无症状,尤其是长期高血压患者和一些敏感性差的老年患者。
②最大的危险是导致心脑血管病(脑卒中及心脏病)。
③需终身服药,目标是把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的预防:
①正常人每年至少测两次血压,以便早发现、早诊断
②合理饮食、防止肥胖、限盐、戒烟、不大量饮酒
③坚持长期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④保持心情愉悦、乐观向上,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
(三)实 验 室 检 查:
(1)血常规:俗称“血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项血液检查。其中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诊断参考价值。
白细胞:
被称为“人体防御的卫士”,对人体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
红细胞:
主要成分血红蛋白,负责氧气的输送。它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再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输
送到肺脏后呼出体外,血液的颜色是红色的,也与血红蛋白有关,故俗称为“血色素”,也是诊断贫血的关键指标。
红细胞正常值(RBC 10^12/L):成年男性4.0~5.5,成年女性3.5~5.0儿童4.0~5.3
血红蛋白正常值(Hb g/L):成年男性120~160成年女性110~150儿童120~140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RC):0.5%-1.5%
红细胞增多:(1)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2)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代偿性增多:缺氧。
红细胞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贫血:
是指人体外周血红蛋白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血小板:
能干的修补工,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修补破损血管。正常值(100-300)*10^9/L,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 糖:
是指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及血糖控制情况都有着指导意义。
空腹血糖(GLU):3.9-6.11mmoL对于鉴别糖尿病前期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餐后2h血糖:<7.8mmoL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糖化血红蛋白(GHb):4%~6%,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烦渴、难以解释的体重降低。诊断糖尿病主要是症状+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试验2h血糖≥11.1mmol/L
血 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正常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因此常在饭后10-14小时空腹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r-谷氨酰转肽酶等等。
谷丙转氨酶(ALT):<40U/L异常多见于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等;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谷草转氨酶(AST):<40U/L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异常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等。
血清胆红素(TBIL):2-20u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增高多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症等。间接胆红素增高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γ-谷氨酰转肽酶(GGT):11-50U/L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包括原发性肝、胰腺癌及壸腹癌,轻度和中度增高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胰腺炎等。
什么是乙肝?乙肝五项又是指什么?
乙肝五项又叫做“乙肝两对半”,
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最常用的指标,
包括: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肝e抗原 HBeAg 乙肝e抗体 HBeAb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HBsAg、HBcAb 阳性:见于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HBsAb、HBeAb、HBcAb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HBeAb、HBcAb 阳性:表示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HBsAb 阳性表示接受过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HBcAb 阳性表示急性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大三阳”:是指 HBsAg、HBeAg、HBcAb 阳性,多见于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小三阳”:是指 HBsAg、HBeAb、HBcAb,多见于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肾功能:
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的功能,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等。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一般包括TSH、T3、T4、FT3、FT4五项指标;
更全面的甲功检查还包括 TPOAb、TgAb两项抗体指标;
这七项指标也就是我们平时做检查所说的甲功七项。
肿瘤指标: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体检中出现肿瘤指标升高不要慌!因为由于检测方法及各个医院检查标准不一样,数值会有所差别,当检测数值比参考值略高时,不必太过紧张。一般认为,肿瘤标志物升高数倍、数十倍,参考意义较大,特别是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包块时,应尽快专科就诊。
二便常规
尿常规:
主要包括尿蛋白、尿葡萄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沉渣镜检等相关内容。是肾病检查中最基本和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粪常规: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理学检查和粪便有形成分检查,可初步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以及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状况。
以上是本次内容的系列1,后续还将对一些辅助检查进行科普,以便大家更好地读懂每一项体检指标。
最后,请大家一定要关注体检结果!体检结果没异常,不代表身体没问题,指标数值与参考值路有偏差,理性对待,择期复查,关注体检报告中的“临界值”,定期随访,体检建议一定要重视。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张江蓉 健康管理中心 副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