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上海书记市长联名撰文:盘点70年,书写新传奇
时讯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刘士安 李泓冰
2019-08-28 09:26
今天,刚印出的《人民日报》一到手,江南风韵、海派气象便扑面而来。6块整版的上海特刊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为题,集中报道上海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通过数据说话、文字记叙、图片印证、手绘描摹,鲜活呈现了上海领开放风气之先、立世界名城之林的奋斗历程,这6个整版,也将为上海留下奋进史倩影。
上海陆家嘴,演绎着新中国的开放传奇。 日月摄
今天的上海特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应勇在特刊封面的联合署名文章——《努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传奇》。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右)、上海市市长应勇在科创板开板仪式上。 陈正宝 摄
在大江东工作室的记忆中,书记、市长联名为党报撰写文章,实属少见。这次李强和应勇应《人民日报》邀约联合撰文,其份量显然不一般。通读近3000字的文章,东哥东姐的突出感受是,这两位代表上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答卷人”,向党中央、向上海人民汇报了两个大问题。
党的诞生地发生了哪些巨变?
——70年来,上海初心如磐、不负使命
李强和应勇这样开始他们的表述,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伟大梦想的启航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70年来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党的一大会址,成为全国党员向往的打卡地。 郭长耀摄
对70年巨变,上海两位党政主官如数家珍,且看他们重点关注哪些数字——
上海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税收。1949年,上海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只有20.28亿元和274元。到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26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1.76万亿元。现在的上海,以大飞机、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等为代表,科技水平和产业体系已经具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这说的是综合实力。
再说城市功能。轨道总里程突破700公里,跃居世界城市首位;2018年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1.29万亿美元,跃居世界城市首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去年达4200万标箱,连续9年居世界城市之首;航空旅客吞吐量1.17亿人次,全球第四。他们用“脱胎换骨”形容上海城市功能巨大变化。作为一座全球城市,除了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集聚辐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更为重要。文中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1600万亿元,成为世界上要素市场最齐备、中外资金融机构最集聚的城市之一。
最重要的,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说,解放初期,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9平方米,平均期望寿命不到40岁,人均绿化面积只有“一双鞋”大小。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万元,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3.63岁,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36.7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提高到8.2平方米。从无到有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大优质文化供给,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今天的上海,可谓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成为现实。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演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新旧对比展示的巨大变化,让人禁不住为上海人民的伟大实践击掌点赞。正如文章所言:“今天,一个风华正茂的上海,一个日新月异的上海,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开放、创新、包容已经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城市品格,意气风发的上海人民正日益展现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风貌。”
李强、应勇正在与落实养老服务的社区工作者交谈。 陈正宝 摄
新的长征路怎么走?
——进入新时代,上海奋力书写发展新传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上海发展标识了新的方位,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启了新的征程。”这是上海决策层对新时代上海再出发的基准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发展关怀备至。总书记曾连续5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两次到上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反复强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作出的指示要求,是做好上海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踏上新的长征路,上海怎样攻坚克难、一往无前?李强和应勇再次给出答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书写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传奇,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把“四个放在”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李强、应勇强调,必须始终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并将这“四个放在”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国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
文章清晰描绘了上海如何贯彻中央决策、落实国家战略:一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分工合作,与苏浙皖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二要把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标杆、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区、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新引擎,形成新片区和示范区带动上海一东一西“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更好发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三要通过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打通金融资源服务科技创新的通道,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联动发展。四要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为服务全国全球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加快贸易升级和消费升级。
坚持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到今天的。文章强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具体来说,一要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全力抓好司法体制、教育、卫生、群团、国资国企等各领域重大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要推进更高层次的扩大开放,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探索新的开放规则,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李强、应勇强调:“改革开放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越到攻坚关口,我们越要勇往直前,敢于挑最重担子、啃难啃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聚焦第一要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关键是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全面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一要统筹城市形态与功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着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二要统筹硬实力与软实力,在增强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同时,加快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充满魅力的人文环境。三要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下更大力气解决好养老服务、幼儿托育、旧区改造、乡村振兴等突出问题,“让广大市民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幸福”。
抓牢最大责任,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李强、应勇指出,把上海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在于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要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四要持续改进作风,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李强、应勇拎锹植树,为上海添绿。 陈正宝 摄
“70年来,上海和祖国一道,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李强、应勇在文章最后写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接续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创造上海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拥有优秀城市品格的上海,在新的长征路上,必将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一个又一个上海新传奇。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