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3″

视频 | 农产品滞销难题该如何破解?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2019-01-25 20:38

崇明中兴镇向来有"花菜之乡"的美誉,是崇明最大的花菜生产和供应基地。然而今年,这里也遇上了滞销难题。有人称,如今崇明花菜的价格仅为1毛1斤,可愁坏了当地菜农。目前崇明花菜滞销情况究竟如何?



崇明中兴镇的这处花菜收购点,显得颇为冷清,只有零星前来碰运气的菜农。菜农说:“现在都烂在地里,没有人砍的,都卖不掉的。”还有菜农抱怨:“价格少了一半还不止,去年一块三四,这不赚钱就相当于白干了一年。”

收购商徐老伯介绍,这几天行情已经复苏了一些,从1毛涨到了5毛。往年他收购后主要销往北方市场,不过今年由于收购价实在太低,他已经停收。“我停收了十多天了,原来我帮沈阳那边收购,那边现在价格不行。”

花菜滞销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全国种植面积增大,今年又是大丰收,另一方面吃口更加爽脆的有机花菜也挤占了不少本地白花菜的市场。一家拥有750亩地的花菜合作社,今年也受到了冲击。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亩地成本在2500块钱左右,现在每亩地大概只能卖六七百块钱。”



就连这种由农科院研制的、去年颇受欢迎的花菜新品种,今年也遭遇了滑铁卢。那么,今年北方种植面积扩大,和市场饱和的情况,农业部门有没有提前预判,并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呢?记者找到了中兴镇政府,这位负责农业的副镇长介绍,中兴镇从2012年开始推行花菜种植,收益确实不错。不过在2015年的一次全国调研中,他们就发现,北方的花菜种植面积扩大明显,随后,他们也曾将信息告知各基层村委,建议农民转种其他蔬菜。“从市场上得到信息,我们可能对北方的供应量会减少,花菜不行了,就是让你们调结构。”中兴镇副镇长张鲁说。

数据显示,如今中兴镇的花菜种植面积为8511亩,相比2012年已削减三分之二,但是,确实仍有不少散户和少量合作社依然把砝码压在了本地的白花菜上,遇上了此次的尴尬。

那么本地的商场超市内,花菜销路如何呢?

菜场商贩说:“卖5元、6元一斤,有时候都卖不掉,去年一般8元10元一斤。”而消费者则表示:“我选择这种有机花菜,因为这个比较好洗一点,那个难洗一点,所以就不大买。”



而在一些生鲜超市中,本地的白花菜更是踪影难寻,负责人介绍说,他们的蔬菜供应,基本依靠外地的自家生产基地。偶尔需要紧急补货的话,他们也更乐意选择本地的一些大型合作社或农场采购,散户几乎不会纳入考量。“我们为了考虑到食品安全,能追溯源头的问题,一般不会选择散户。”

好在,经过连续几天的各种渠道宣传,已经有不少采购商开始陆续奔赴崇明。这辆大卡车刚刚在中兴镇采购了36000斤花菜,即将运往山东寿光。还有一些本地的团餐供应商,听闻了崇明花菜的滞销消息,也前来低价收购。“毕竟你去市场的话,价格肯定比我们这里要高很多倍。”团餐供应商说。

事实上,类似的本地产农作物滞销情况,几乎年年都在上演,12年崇明桔子难卖,13年轮到了本土花菜,14年西瓜卖不动,15年南汇水蜜桃滞销,去年又是崇明的桔子和奉贤的梨。对此,专家介绍,这是由于目前现代农业的成熟产业体系没有完全形成,产销一体的模式占比很小,大量的散户对面上行情信息不对称,因此供大于求的情况就屡屡爆发。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表示:“它的生产大部分来说是盲目的,它是看去年的,去年人家卖的好,隔壁田块种的东西卖得好,大家一股脑儿跟着一起去做,到了收成年代,就变成了供远远大于求。”



对此,专家建议,这还是需要属地政府,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积极培育第二第三产业,与本土特色的农业形成链条式的运营,比如合适的食品加工业,可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而有了专业的公司接入,也就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预测,来更科学的引导农户的生产,让农户的种植不再盲目。

农产品滞销的难题,最重要的还在于产销脱节。要破解这个困局,除了在种植之前要引导农户了解市场供应信息,合理生产之外,也要通畅产销渠道,引入专业加工公司、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促进产销对接,由此才能避免菜贱伤农的情况一再发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齐越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