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如期“交卷”,5年前制定的目标完成了

时讯

上观新闻 作者 俞陶然

2020-10-12 12:06

上海市委、市政府2015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5年后的今天,上海已完成这一目标,如期“交卷”。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实现了原始创新力、产业引领力、环境吸引力、资源配置力的有效提升。


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20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上海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五,较2016年上升3位。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2020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则显示,上海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2,较去年上升4位。国内外的这两份榜单,都反映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系统布局强化科创策源功能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强化这一功能?5年来,上海相关部门进行了系统布局。


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已初具规模。硬X射线、软X射线装置正在加快建设,将与上海光源、活细胞成像、神光、超强超短激光等设施一起,初步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3年前,我们实现了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上海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主放大器系统负责人於亮红说,“未来科技的竞争离不开大科学设施的竞争,我们一定会把手中的这个装置用好,力争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重大贡献。”


如今,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4个,数量和投资总额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光源内部设施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高科技领域。这三大领域的“上海方案”已由国务院批准实施,在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在集成电路领域,市科委等部门已完成制造装备、材料及零部件、核心芯片器件以及相关新工艺新方法的系统布局;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正在开展基础理论、新型算法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和布局;在生物医药领域,随着“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尼拉帕利胶囊、可利霉素片等一批新药,以及全景PET/CT、肿瘤电场治疗产品等高端医疗器械的获批上市,“上海制造”为肿瘤、阿尔兹海默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在沪诞生


徐汇区西岸,上海人工智能的一块高地。近日,上海期智研究院入驻西岸智塔。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感慨:申城人杰地灵,短短数月,研究院就实现了从理念设想到落地入驻,人才团队也初具规模,已汇聚4位两院院士、20多位科学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期智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沪上高校及科研机构,瞄准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生物智能等6个方向开展前沿研究。


“十三五”期间,数十家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沪成立:李政道研究所、脑与类脑研究中心、量子科学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朱光亚战略研究院……市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今年1月表决通过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规定,本市支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机制现代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新型研发机构可以直接申请登记并适当放宽国有资产份额的比例要求;可以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审、人才培养等方面适用科研事业单位相关政策;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员工持股等方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也是一类新型研发机构,以企业法人运作为主要方式,以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为主要功能,以培育和孵化创新企业、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为主要目标。目前,全市建成和培育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20家。截至今年上半年,功能型平台已集聚创新人才2000余名,服务用户和产学研合作单位超过2000家,在孵企业和团队200余个,有力支撑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上海机器人功能型平台开发的上肢康复机器人


“三部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年来,上海的科创环境吸引力、资源配置力也在不断提升。浦东张江科学城、临港智能制造承载区、杨浦创新创业示范区、嘉定新兴产业示范区、G60松江区域创新承载区……很多区域的发展各具特色,逐渐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版图上的一块块高地。区域科创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这里追逐梦想。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超过500家,其中90%以上由社会力量兴办;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3个,依托民营企业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超过150个,杨浦、徐汇、复旦、上海交大、上科大、宝武、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等7个区域或单位获批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在双创热潮的带动下,一大批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走上了创业道路。上海交大教授顾力栩就是其中一位。2016年5月,他在闵行校区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立了精劢医疗公司,带领团队研发医疗机器人。今年7月,公司研发的胸腹腔介入手术导航及机器人系统完成了多中心临床研究。“这几年,我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实施了‘阳光工程’,有组织地扶持师生创业。大学老师创业再也不是‘灰色地带’。”顾力栩说。


顾力栩带领团队研发胸腹腔介入手术导航及机器人系统


“阳光工程”的背后,是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三部曲”,从法规、政策层面保障科技成果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上海科改“25条”的指引下,上海还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科技创新券用于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技术转移服务中介机构及其人才队伍。2019年,本市开展技术转移服务的市场化机构有117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促成技术成果转移1851项,交易总额达24.14亿元。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