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精神引领红色老区奔小康 重庆实施精准扶贫见成效

时讯

华龙网记者 李春燕 徐焱 黄宇

2016-10-17 21:40

重庆是一座山城,同时也是一座英雄之城、红色之城,说起重庆的红色历史,不仅有主城区那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在渝东南、渝东北等地,还有不少革命老区。如今,那些红色土地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老乡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本月10日至14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綦江、城口、巫溪、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等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深入探访长征足迹,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聚焦精准扶贫和长征沿线新变化,见证“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重庆故事。


阿依河畔返乡创业 带领50多户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80多年前,红三军进攻彭水,打通了前往贵州的通道,贺龙、关向应带领的红三军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当年,红三军第七师机炮连一排转移至黄家坝,住在阿依河畔的黄学珍家中,还在当地留下了“一张字条”的佳话。

  

如今,斗转星移,红三军曾经过江的地方已改名为红军渡,周边高楼林立;阿依河畔也成了旅游胜地,不仅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到访,更是吸引了大批彭水人返乡创业。

  

在诸多创业者中,有一户姓汪的人家,在阿依河畔种了近300亩葡萄采摘园,不仅自己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更是带动了周边乡邻50余户农家走上了致富路。

  

葡萄园的主人叫汪明刚,活动中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他的产业。金秋十月,园里葡萄已采摘销售一空,汪明刚正和妻子一同搭建防雨棚。“今年葡萄园带来了60万的收入,我们又流转了200多亩土地,明年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500亩。”走在致富路上的汪明刚,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

  

其实,早在4年前,汪明刚只是北京一家葡萄园的打工仔,那年春节返乡时,他听到了村里准备依托阿依河景区打造现代休闲农业园的消息,便和妻子商量,留在老家种起了葡萄。启动伊始,缺钱是汪明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村干部的联系下,村里10个贫困户把金融扶贫的50万无息贷款投资给了汪明刚,村里帮他流转了土地,提供了技术指导,同时还为他联系了销路。就这样,2013年,汪明刚的葡萄园出现在了阿依河畔。

  

过上好日子的汪明刚始终没忘记帮助他的贫困户,他给10户贫困户设置了每户每年5000元的保底分红线,并承诺贫困户的分红将随着葡萄园的收益而增长,园里用工优先雇佣贫困户。

  

如今,汪明刚的葡萄园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在他的带动下,50余户人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务工的方式加入进来,户均增收6000元,日子越过越幸福。最近,村里还帮汪明刚申请了100万的扶贫专项资金发展葡萄园,以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这里的农民富了,阿依河也会变得更加美丽。”汪明刚说。


其实,在红色老区,产业扶贫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年红二、六军团会师的酉阳南腰界,如今已是红色粮仓,当地4000余亩黑米地每亩年产值超过万元;当年红军浴血奋战过的秀山洪安,最大规模的平马茶叶基地已发展了1.5万亩茶田,茶叶远销欧盟国家;在革命老区红色城口,坪坝镇光明村建起了猕猴桃种植基地,今年产量近4万斤,产值达100余万元,全村43户贫困户将实现全部脱贫。


国家扶贫政策有效落地 高山村落有了资金互助社


在重庆巫溪,有块“红军入川纪念碑”,80多年前,红军战略转移由巫溪入川,迈出长征路上的坚实步伐;在当地还有红三军司令部的旧址,标语墙上,写着“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和粮食”。如今,80多年过去,巫溪发展的如何?老百姓又过得怎么样?

  

石锣村是巫溪的一个典型高山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要想富,先修路”,1999年,国家支持了30万元,当地800多村民集资投劳,靠肩挑背磨才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17公里长的盘山公路,而这条路,也承载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生活改善的契机,除了通公路,还有政策的扶持,这便是当地的资金互助社——社员每年认缴100元即可获得4000元的贷款额度,半年还息一次,一年内还清,来年可继续贷款。借款对象主要照顾具有一定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借款大部分用于解决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子女上学等难题。

  

活动中,采访团一行在村里的资金互助社遇到了前来贷款的乔光荣,之所以要借钱,是因为他打算再买80只小山羊,20头种猪。“现在家里有成年山羊70只,随时都能出手,每只可以卖500元。”乔光荣说,等羊和猪卖了钱,他再来贷款,这样家里的养殖规模就会越来越大。


在石锣村,这样的资金互助社起到了助农脱贫的“及时雨”作用,以前石锣村民要借款得走上五六十公里的路,现在村民借、还款均可以在村内完成,而且还能节省借款成本,简化借款程序。

  

石锣村书记匡后明说,资金互助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扶贫资金和农户闲散资金,农户从资金互助社借款作为启动资金,赚到钱后又将闲散资金存入资金互助社,以此形成村民互助的良性循环。

  

如今,石锣村社区资金互助社共有入社农户167户,其中贫困户58户,互助资金总额111.3万元,滚动放贷500余万元。此外,资金互助社社员借款通常从1000元到10000元不等,社员们已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山羊养殖3000只、种植核桃2400亩和中药材300亩,改造危房30户。


二层小楼拎包入住 红色老区农家乐让百姓持续增收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黔江区是革命家万涛的故乡,同时也是80多年前红三军渡江、战斗的地方。如今,万涛故居所在的冯家街道,通过高山生态搬迁扶贫,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昔日的穷山僻壤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冯家街道,有个名叫中坝的社区,2013年,在中坝社区1组,一片二层小洋楼拔地而起,且家具家电齐全。与之同步建成的,还有公共服务中心、幼儿园、文化健身广场等建筑设施,这里有一个全新的名字——中坝生态扶贫搬迁点。

  

今年43岁的粟军曾住在8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3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在外地打工干重活,就回了老家和妻子守着几亩薄田讨生活,加上儿女要读书,日子一度过得十分艰难。

  

今年6月,粟军一家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住进了小洋楼,面对前来参观的采访团,他在二楼的阳台上给大家算了一笔帐:“贫困户买房减3万,土地平整补贴1.5万,土地复垦费得了6万,算下来买这个房子我只花了6万多。”

  

据了解,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点的建设中,当地采取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采购建材、统一施工监管、统一竣工验收、统一后续管理的“五统一”做法,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建设成本,还帮部分群众解决了家庭缺乏劳动力建房等问题,对于实在拿不出买房钱的群众,街道还出面协调贷款。


拎包入住只是开始,当地还通过发展产业,帮助老乡们持续增收。搬迁点依托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着力培育中坝家园民宿接待中心,把搬迁点内每家每户的空置房间统一管理,作为民宿服务游客。

  

“平均算下来,现在开农家乐,一个月的收入有三四千左右。”粟军说,每逢当地有大型活动举行,他的农家乐总能满客,再加上妻子在附近街上卖些小吃,一家人月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

  

采访团一行还了解到,截至目前,黔江已启动建设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88个,建成70个,安置农户1.3万户、4.6万人,同时通过乡村旅游景点的打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确保了老区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石壕高山花坝绽放旅游之花 红色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82年前,红军长征经过綦江,5名红军战士长眠石壕。红军留下的不仅有足迹,还有不灭的长征精神。如今,这片红色土地上,老百姓在长征精神的引领下,自力更生,克服种种困难,已将石壕建得焕然一新。

  

万隆村是石壕镇南部海拔最高、最远的地方,是当年红军长征途经的小村庄,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个红色村庄曾一度十分贫穷,但如今花坝旅游已成了村子的新名片,万隆也有了“花坝”这样一个更好听的别名。

  

2014年,万隆村被列入重庆市级重点扶贫村后便开始着力整合资源,提出了以旅游促发展,实现旅游脱贫的发展定位。当地人结合万隆村风光秀美、夏季凉爽的特点,打造高山休闲旅游,将“穷山”变成了“金山”。

  

家住石壕镇万隆村的万学文曾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家中因病致贫,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万学文和妻子在村里搞起了养殖业,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把家里住了20几年的土房子改造成了100平米的新砖房。万学文说,现在万隆在发展乡村旅游,他也在转型发展农家乐和园林,他要抓住旅游脱贫的契机把产业做大,今后反哺村里带动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和万学文一样,同村的赵学全也是万隆发展旅游业的受益者。去年,嗅到了家乡发展契机的赵学全回到村里专心务农,他没有选择和乡亲们同样发展农家乐,而是用传统农家肥种了180亩当地特有的糯玉米,成了产业大户。

  

“以前万隆太穷了,只有出去找钱,现在有了鲜花小镇,有了花坝度假区,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赵学全说,因为村里的旅游业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客人走进了万隆,其中还有北京的商人找他商量把糯玉米空运到北京去卖。


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万隆村利用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打造了以“花坝”为核心的一系列旅游项目,鲜花小镇、李公坝、玫瑰谷等一个个项目即将建成或已经完工,成为夏季避暑郊游露营的新景点。


统计显示,万隆村年接待游客已超10万人次,当地还引导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实现人均增收8000余元。如今,綦江万隆正演绎着二十一世纪的山乡巨变,谱写着整村脱贫致富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