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奉行这10条“不焦虑”攻略,心理治疗师点赞
时讯
上观新闻
2022-05-19 22:50
从4月1日正式封控至今,市民施先生所在的小区封控已近50天。封控期间,他一直保持着较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很少焦虑、烦躁。为保持这样的心态,施先生给自己定下了10条不焦虑攻略,实测有效。
以下是他的“不焦虑”攻略总结:
1. 几乎不看任何负能量的或者渲染情绪的内容,自己平时是做视频做内容的,太清楚一句话正着说和反着说,用什么音乐和色调,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虽然不大会被影响,但还是眼不见为净;
2. 自我调整情绪心态,若有苗头,转移注意力;
3. 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该吃吃该喝喝,有兴趣时多弄点下酒菜;
4. 跟老朋友们钉钉聊天,同时结交新朋友,包括邻居们,分享以往旅行的视频;
5. 时不时保持工作状态,剪辑以往旅行视频素材,开开直播,录制些话题,多平台推送;
6. 遇到不同意见的,和和气气的就讨论下;遇到观点执着的,停止讨论;表现更强烈的,暂时不看其所有内容,保持沉默;
7. 作息规律,早上闹钟叫醒,足不出户也换下睡衣,保持状态。白天多看纪录片和风光片,晚上追追剧看看影片,24点准时睡觉 ;
8. 锻炼身体,保持积极状态,身体好既是有利提高免疫力,也能神清气爽;
9. 力所能及配合好各项防疫动作;
10. 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不允许一点脏乱,每日熏香,环境好,待着也舒服。
施先生的攻略实操性很强,科学性如何?对此,记者邀请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李黎加以点评。李黎认为,从这些攻略看,施先生情商很高,也非常善于总结。他的这些做法,和心理学上的许多理论都很契合,具体的区别可能在于执行的完成度。
李黎说,面临外部环境的巨大改变、压力或危机下,很多人的身体会首先出现一些反应。如出现睡眠问题、过敏性鼻炎,或是其它不适,老人家在这方面尤其明显和敏感。这是因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是一体的,身体不好会影响情绪,情绪不好同样也会反过来影响免疫系统、激素分泌,并带来身体功能性的一些改变,压力也能促使脑功能出现一些变化。
当下的疫情封控,对于上海的人们无疑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巨大改变。在应对因环境造成的身体变化上,施先生攻略中的第3、7、8条,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保持生活的规律和一定的运动量,是应对焦虑和抑郁的最好方法之一。如果一天中作息、三餐不规律,胃口不好就只吃两顿,这些身体上的不良习惯最终都会影响到心情,必须引起重视。
巨大改变或压力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人们的认知功能会出现波动。尤其是在居家办公状态下,很多人会出现散漫、拖延、记忆力下降的情况;长期上网课的孩子,学习效率也可能下降;平时很讲道理的人,当下可能显得没那么讲道理,孩子也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和家长“别苗头”……这些其实都是遭遇改变后认知能力下降的表现。
施先生的攻略中的第5、6条,其实就对应着这方面的心理调适需求。他要求自己保持工作状态、不时剪剪视频,是为了保持认知接受锻炼的机会。如果天天什么也不做,直接“躺平”,不仅容易让自己陷入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认知功能也可能进一步下降。当然,疫情对每个人的影响毋庸置疑,我们也应该接受这一点,在特殊时期降低一些要求,平时要求自己做到80-90分,这时可以降低到70分,等等。
认知功能的波动,当然也会直接影响人际交流,比如容易激动、愤怒,有人会成为“杠精”。攻略第6条中提及的遇到观点执着的停止讨论、遇到表现更强烈的就保持沉默,说明施先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准备,因此也能用具有心理健康素养的表达方式去处理这类问题。
巨大改变或压力带来的第三个改变,是大量信息的涌入,尤其是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会更快。施先生的调适攻略中的第1、2条,对这一点作出了较好的应对。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讲的是一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踢猫效应”描绘的,正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与之类似,疫情封控下从四面八方涌入的负面消息,也会让一些人的情绪变得更差,乃至出现无助、无望的感觉。当意识到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太大时,不妨暂时放下手机去做一些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运动锻炼、撸猫撸狗、养花种草、听音乐、熏香等,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事实上,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都可以帮我们减压,吃美食是味觉减压,撸猫狗是触觉减压,熏香是嗅觉减压。施先生的攻略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每个人只要愿意想办法,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减压方式。
对于负面消息本身,有一些事实或者数据类的消息我们不得不关注,但是许多被投入了过多个人色彩和情绪、过度渲染的负面信息,就不必太多卷入其中。如果过度投入这种情绪,就可能出现“替代性创伤”,不仅对当事人没有太多帮助,旁观者本身也会备受折磨。这类情况,在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中较为普遍,尤其应当引起警觉。
在李黎看来,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事实层面的消息保持理性关注,减少关注过度渲染的内容。同时,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和生活秩序的基础上再去同情别人,多做做当下力所能及的事。如关注自己楼里的老人,帮他们抢抢菜、送送东西等。这些实际而具体的做法,比起一味沉浸在无助的情绪中更有效。
另外,还应注意减少手机使用、信息摄入的时间。封控条件下,有些人手机一刷就是两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就要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去看看书、做家务、发展兴趣爱好等,不要被手机“吃掉”。毕竟一旦上网,你就很难控制自己看到什么、不看到什么。
施先生的攻略中还提到了和朋友们聊天、结交新朋友和邻居等,这个对应着心理调适中人际支撑的方面。李黎说,人际支撑分为家庭内部和外部两种,对人的情绪调节都非常重要。疫情封控下,大家出门都戴着口罩,强调人与人保持社交距离,所以外部的人际距离其实比疫情前更远,这时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就需要更近。
在家庭中,身体接触是很好的心理支持。因此,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多增加亲子交流和游戏时间,这类游戏可以是桌游、可以是家长陪孩子在地上滚一滚,以孩子的意见为主;有老人的家庭,小辈可以和父母膝盖碰着膝盖、肩膀挨着肩膀聊聊天,或者帮老人按摩一下捶捶背,每天和他们聊几句当天的感受;同事之间除了开视频会议谈工作,也可以互相聊一聊最近的情况,开发了什么新的美食;长久不联系的同学,也可以群里唠唠嗑……这些人际支撑上的交流,都有助于疫情封控下的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疫情封控给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就像以前一直走平路,现在突然要翻一座山,肯定会有不适应,但大多数人终究还要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在工作、生活回归正轨前,我们必须尽量提前做好身心上的调整,随时准备好迎接复工复产的新节奏。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