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视频 | 40年·瞬间8:最早开过这条路的都是老司机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邵晨星 张颖 朱亦敏 成奕霖

2018-10-28 18:33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8年10月31日。当天,沪嘉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对当时为数不多的驾车族来说,可谓是一次“速度升级”。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也由此起航。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从上海中心城区往来位于市郊的嘉定,主要靠沪宜公路。2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往往要耗费近3个小时。时任沪嘉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的张奎鸿向看看新闻记者回忆道,沪宜公路的路面宽度只有7米,路上不仅有汽车,还有自行车、三轮车和行人,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牛羊。当年嘉定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早进城,晚归乡。进趟城,往返一次要花上七八个小时。

为解决上海中心城区和嘉定之间的行路难问题,建设沪嘉高速的建议被提上日程。然而在当时,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绝非易事。从提出设想的那一刻起,便引发了激烈的观念碰撞。有人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但也有人认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尚不发达,没必要修建高速公路。

于是,各方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最终决定将这条路作为试验性高速公路来建设。1984年12月14日,沪嘉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方案获批,按照行车时速120公里的标准建设,全长20.5公里。一周后,项目便破土动工。



经过四年努力,1988年10月31日,建设者们终于迎来了全线通车的胜利时刻。原先将近3个小时的车程,一下子缩短到了半小时,时空距离发生巨变,上海市区与嘉定以及江苏省的联系也变得更为紧密。

张奎鸿认为,沪嘉高速通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修了20公里的路。它证明了中国确实需要高速公路,也证明了中国有能力、有技术建设高速公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又先后建设了沪宁、沪杭等高速公路。由点成线,由线及网,高速公路飞速发展。30年间,上海的高速公路里程从零发展到了近830公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900公里。

未来,上海与江浙两省的公路联接通道也将增加至67条,共同构筑起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的公路体系。“一小时都市圈”的范围将逐步扩大,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将切实感受到"同城效应"。



从全国范围来看,沪嘉高速公路的横空出世也拉开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幕。从零到 1万公里,我国用了10多年时间。而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我国只用了3年时间。2013年,这个数字突破了10万。到2017年年底,我国已拥有13.65万公里高速通车里程,稳居世界首位。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交通部门提前规划布局。1992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开始实施,形成了我国高速路网的雏形。

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出台,提出了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由 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总计36条主线,因此也被简称为"7918网"。这张“网”连接全国地级行政中心、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边境口岸。



历时30年,我国的高速公路由点成线,由线及网,极大缩短了城市间的通勤时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更彰显出中国速度的惊人力量。根据最新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将继续扩大,达到15万公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邵晨星  张颖  朱亦敏  成奕霖 图片编辑:袁俊 视频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