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视频 | 连肥皂都遭殃! “芯荒”席卷全球 多产业遭重创!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一苇

2021-11-19 15:06

哪里都在缺芯片,哪里的芯片都在涨价。


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芯片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正在全球产业链上传导。


高盛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从汽车、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到空调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产,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


此外,全球智能设备快速升级也大大增加了对芯片的需求量。以小米手机Note10 Pro为例,一共要用到114个芯片,只要有一个芯片不到位,这部手机都有可能生产不出来。


汽车行业更是如此。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领域的半导体市场收入约为319亿美元,到2024年将达到约428亿美元,其中专用芯片和模拟IC芯片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从汽车的价值含量上看,据统计,每辆车的平均芯片含量为350美元;纯电动车的含量可达770美元;对于高档电动汽车来讲,芯片含量可以超过1500美元,是目前基本类型汽车的5到6倍。


全球半导体短缺状况正在恶化,等待时间延长,买家囤积产品,而潜在终端看来在明年完工的可能性更小。需求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放缓,供应路线阻塞,不可预测的生产中断重创了已经满负荷运转的工厂。而对许多客户来说,芯片交付等待时间持续延长,超过了9周到12周的正常门槛,截至10月,这个数字已经膨胀到22周。一些稀缺部件等待时间更长:电源管理部件需要等待25周,汽车工业所需的微控制器需要等待38周。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综合原因造成了这场“芯片荒”?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