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六中全会④丨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做增量?
子午观潮
荣跃明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21-11-25 18:0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总结历史可以昭示未来,在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奋力迈进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全球范围新冠疫情冲击尚未消退,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各种风险和新的不确定因素;新一轮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化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发展趋势;中美博弈和大国竞争进入新阶段,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加速调整和重塑。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持续推进解放社会生产力;坚持扩大开放,以繁荣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御反华敌对势力的攻击抹黑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渗透,防止西化分化,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和在复杂环境下驾驭改革发展全局的文化自信和治理能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忘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新形势下,人类发展需要新的文化实践和文明理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积极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反对西方以政治、经济和军事强权推行所谓普世价值;倡导构建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以主权平等、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赢为基本特征的人类社会新秩序;以文化先行和文明互鉴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
当代中国发展已经站在了新起点上,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环境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打破西方文化霸权,有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快建设面向全球、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中华文化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全面展现当代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推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重建注入正能量。
坚定文化自信,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必须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建立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更加主动地把握新一轮数字化重塑全球意识形态和文化竞争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加快推进主流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转型,积极引导、支持和规范以网络阅读、网络音视频、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健康发展和走向海外,在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形成当代中国文化在国际意识形态和文化格局中的新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