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可回收物解决方案首次亮相进博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厚真
2020-11-06 22:02
物联网时代,万物相联,那么可回收废弃物呢?在进博会上海综合形象展示区,我们找到了答案。
两块数据大屏,不断跳动的数字,记录着杨浦区可回收物走向新生的“日记”,这也是上海的可回收物解决方案首次亮相进博。
早上9点,杨浦区凤城三村居民王阿姨,在社区内的“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机里投递了2kg的废纸板,5秒内,大屏上就能看到数字跳动。王阿姨投递的重量数据,自动上传到后台大数据系统。
一小时后,回收机被投递满了,信息自动上报运营监控平台,系统根据实时运营状态和车辆定位、交通状况等信息,派单给最合适的清运人员陈师傅,并为陈师傅规划好最高效的清运线路。
有了科学的路线规划,陈师傅快马加鞭来到现场,清空回收机,把可回收物包裹送到中转站暂存。陈师傅的清运时长、包数、次数等信息,无需经过手工录入和导入,直接上传运营平台系统。
可回收物一路的旅程,“日记”里也记得清清楚楚。每个包裹上附带唯一识别二维码,每次装车、卸货都会称重扫码。从源头到销售,全流程都可以追溯。每个环节的数据都直接进入运营系统,并在大屏上呈现,帮助管理团队实现科学运营和精细化管理。
目前,“爱分类·爱回收”已通过“互联网+回收”模式,在杨浦区建立起“点-站-场”体系,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经过中转站的暂存,被送到末端的分拣工厂,被精细分拣为40个以上的品类,直送到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走向新生。
可回收物的处置,一直是个让人困扰的难题。2018年之前,杨浦区域内的可回收物产生量无法准确统计。居民的可回收物一般只能通过废品回收站进行回收,投递不方便,还影响市容。不少低价值可回收物因无人回收而流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杨浦区与区内科技企业万物新生集团旗下的“爱分类·爱回收”合作,通过“互联网+回收”模式,在社区投放“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居民输入手机号,或微信扫码,就可以自助开启回收机仓门,进行投递,并根据投递重量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即刻到账,到达一定额度还可以提现。
Lovere和陶氏合作联名环保袋:一个PET瓶=8个环保袋
相比传统的废品回收方式,“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全天24小时都可以投递,使用非常方便。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由微电脑感应,智能称重,也不用担心“缺斤少两”。回收机入驻之后,居民投递热情非常高。为了防范违规投递,“爱分类·爱回收”运用AI技术,建立了数据监控和风控纠错机制:每台智能设备都内置高清摄像头,对投递行为和物品进行拍照和录像,后台通过AI识别结合人工审核,规范居民投递行为。
Lovere和天堂伞联名的再生环保伞:由5个PET瓶=一把伞
展台现场还有各式各样的再生物品,比如塑料瓶再生制作的环保伞和环保袋,牛奶盒再生制作的工艺品,“变身”超越你的想象。“爱分类·爱回收”CEO陈静晔介绍:“我们2019年推出了“LOVERE”再生环保产品品牌,通过整合循环再生产业链资源,与知名品牌联名开发再生产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居民更直观地感受到环保成果,更加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Lovere和草间弥生联名环保艺术帆布袋:原料、印刷、生产全流程环保工艺
目前,“爱分类·爱回收”在上海铺设了近3000台智能回收机,每天回收数百吨可回收物。“爱分类·爱回收”还进驻了北京、成都、太原、黄石、潍坊、常州、连云港、青岛等多个城市,全国范围内铺设近4000台智能回收机。“爱分类·爱回收”通过全品类回收,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1/3以上的垃圾减量,减轻政府清运压力,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水平,还有助于改变传统拾荒行业“脏、乱、差”的状况。
万物新生集团创始人、CEO陈雪峰介绍,“爱分类·爱回收”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回收”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高效运营,实现“点-站-场”全链条数据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让回收更简单。
随着疫情的好转、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各国消费水平也将持续回升,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数量会不断增长。如何提高可回收物处置水平,是个世界性的课题。
“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这个宝贵的平台,和各国来宾进行交流,将我们的可回收物解决方案介绍到全世界,同时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经验。”陈雪峰说,“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环保’的企业,万物新生集团将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将智能环保回收延伸到各种生活场景里,引导更多用户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厚真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