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果列》:最美图书馆开启“体验式阅读”奇妙夜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017-08-02 12:33

一块空地用寥寥几件充满苗族特色的道具,蓑衣,斗笠,弓弩,纺车,年轮木板和错落有致的蜿蜒小道,围拢成一个仿佛听得见山歌的苗寨。设计师运用空间的设计,抛弃传统的标准剧场模式,实现对传统戏剧时空的突破,一进剧场,就已经被故事包围,走进情境中成为角色。



儿童戏剧教育体验活动《果列》,在上海“最美图书馆”之一的嘉定图书馆举行。共20组流动儿童家庭受邀参加了此次体验,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图书馆奇妙夜。这项戏剧教育体验活动,由上海学生戏剧联盟校园教育与应用中心和国际救助儿童会联合资助,“体验式阅读创始人”徐珺副教授与她的团队一起完成。艺术家们将创造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体验式阅读”受到了现场家长们和孩子们欢迎。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被要求扮演成各种不同的动物。随后,孩子们被带入一个开放性的故事情节,要求他们设身处地为故事主人公果列出谋划策,让孩子通过肢体,五官和对话等戏剧的形式,参与解决主人公果列所面临的问题和情境,让他们在故事中“做决定”,成为自由的创造者、问题的解决者、经验的统合者和社会的参与者。孩子们融入科技元素和生活经验的回答充满童趣和想象力,“体验式阅读”的剧场气氛十分欢快。



开放式问题是应用剧场的重要环节,它是采用感性的体验形式,问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进行思辨讨论。在所有的演出和互动结束后,演员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先让演教员以动物本身的身份进行回答,回答也仅仅是站在角色的逻辑角度,并不代表所有孩子的回答。之后教员让孩子们进行回答,同不同意果列做出的决定,最后以感性方式结束。这样的感性结果是符合孩子的天性逻辑的,思辨反而会让它们跳出原本营造出来的体验,在情感中,孩子会在不经意中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经验。

区别于传统教学,体验式教学致力于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智力、情绪及行为全部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更有参与者的情绪、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改变,通过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发展参与者的能动性,它在尊重与包容的前提之下,去碰触深层的信念与态度。

“体验式阅读创始人”徐珺副教授表示:“阅读是儿童时期,最值得培养的一种好习惯,习惯的培养需要深入,戏剧可以培养儿童的领导力,我们在’体验式学习’的理念之下,创造一个体验学习、娱乐的戏剧空间。这将成为体验式阅读剧团的宗旨,在未来为儿童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



到目前为止,体验式阅读儿童剧团已经为3500名个小朋友带来表演,从最初为青浦民工子弟演出的一块水泥地,逐渐发展到文创基地、幼儿园、小学、体育场、剧场各种空间。在9、10月份,剧团将走进包括浦东六师附小和浦东东方小学在内的十余所学校继续“体验式阅读”之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实习编辑:黄丽文)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