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视频 | 赌债缠身 房产中介敲诈富婆情人

案件聚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郭骥 曾瑶婷

2023-09-25 17:50

2022年10月,浦东警方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的张女士说,自己被昔日朋友要挟,给了对方几十万。然而,当警方将张女士的这位朋友周某抓获后,他却表示,这些行为是他患病后无法自我控制时的所为,算不上威胁,他更不应该为此承担法律责任。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2023年6月,通过远程提审系统,检察官见到了身处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周某。面对检察官,周某并不承认自己敲诈勒索的行为,一方面说报警的张女士是他的情人,另外一方面又说是对方在折磨他,污蔑他。



周某和张女士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今年四十出头的张女士,是一名全职太太,在处置家中闲置房屋的过程中,她认识了45岁的房产中介,周某。在张女士眼中为人不错的周某,是在2018年来到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在处理房屋事宜的过程中,两人越来越熟悉,逐渐成为朋友,因此周某也对张女士的家庭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张女士是上海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老公是做生意的,经常在外头打高尔夫球,与张女士的沟通交流很少。相熟之后,周某向张女士提出了一个请求:借钱。周某说自己家境困难,家中又遭遇了一些不幸的事情,房产也变卖掉了,现在妈妈年纪很大了,还要不停地在外面打工,而他也是为了能够多挣点钱,所以才离开家乡来上海打工。张女士说,出于同情,自己前前后后借了65万给周某,但是随着借出去的钱越来越多,张女士后悔了。张女士觉得周某将她当成了银行的提款机,不断索取钱财。而当她发现周某实际上是将钱款用于赌博后,认为周某欺骗了他,从而不愿意再借钱。



不过,这一切,在周某嘴里,却是另外一个故事。周某说,他和张女士在2019年初,就已经发展成了情人关系,自己就像照顾女王一样呵护着张女士。不过,周某也承认,两人的关系,只维持了不到一年。2019年10月,两人闹翻了。张女士说,自从自己不再借钱给周某,周某就开始威胁自己。在张女士和周某翻脸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周某不断地通过要挟的方式,恐吓张女士,来向张女士要钱。而张女士呢,她说自己也是被周某吓到了,也不敢让丈夫知道,自己私底下借了那么多钱出去,所以在周某的威胁下,陆陆续续又给了周某34万元。那么张女士和周某到底是什么关系,最后又是因为什么,让她下定决心,报了警呢?原来被周某纠缠两年多后,2022年9月,张女士最终决定不再给钱,于是周某真的找到了张女士的家里,并与张女士的丈夫发生了冲突,张女生的丈夫愤然报警。2022年10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将周某逮捕,随后移交检察院进行起诉。



司法机关在经过调查后,最终确认,张女士和周某在2019年初,确实曾经存在短暂的情人关系。2019年10月后,张女士就提出要结束不正当的情人关系,但被周某拒绝,随后周某就开始用各种方式,恐吓张女士。在受到胁迫后,张女士开始给周某转钱,而周某为了要到更多的钱,甚至去张女士儿子的学校门口,以张女士儿子的安全相威胁。周某除了用张女士的儿子来威胁她,还威胁要杀了张女士的丈夫。



感到害怕的张女士,陆陆续续转给周某34万元。不过,在提审时,周某却坚持自己有抑郁症,威胁的话是发癔症乱说的。



面对周某说自己是精神病的说法,相关专业机构对其做了精神鉴定,最终认定周某曾经确实患有抑郁症,但作案时未见明显精神异常,对本案应评定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目前应评定为具有受审能力。得知自己要负刑事责任,周某有些情绪崩溃。因为属于敲诈勒索罪中数额巨大的情节,周某将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今周某悔不当初,而检察官在对周某的审讯过程中发现,不管是之前张女士给周某的65万,还是两人分手后,周某敲诈勒索的34万,都被周某用来赌博或者还赌债。通过周某的转账记录,检察官发现,周某因网络赌博有时每天会输掉一两万,最高一天输过三万元钱。而周某之所以会来到上海打工,也是因为在家乡时,欠下了100多万的赌债,还因此离了婚。



周某说自己这一生就被赌博给害了,因为赌博离了婚,把一个好好的家散了,原本想在上海重新生活,没想到依然沉迷于赌博,最终锒铛入狱。而和陈某一样沉迷于赌博的,还有下面这位,上海某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 ,原本年薪50万,有儿有女,生活幸福,但是因为参与了网络赌博,结果不但害了自己,还把一帮同事给骗了,那么他是怎么坑骗同事朋友的呢?下面让我们去看一看。



2022年8月,上海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陈某,突然间向同事借钱。陈某说自己的父亲遭遇车祸,做完手术后,现在又转到了ICU加护病房急需用钱。许多同事没有多少存款,于是陈某就让同事们通过各种平台借钱给他,甚至让同事们通过网上的小额借贷平台借钱给他。短短的1个月里,陈某先后向公司16名同事借款210万元。



大家之所以借钱给陈某,一是觉得他是个领导,二是觉得他年薪50万,经济条件好,不可能赖账。在这16名同事中,有一名和陈某同级别的开发经理,也是陈某10来年的好朋友,前前后后借给陈某120万。虽然有16名同事都借钱给陈某,但大家彼此都不知情。既不知道陈某,因赌博欠下借款,也不知道他向这么多同事都借了钱。2022年10月,因为被人上门追债,陈某借钱还赌债的事情终于败露,公司劝陈某主动离职,这时16名同事才知道事情的真相。2022年11月,陈某被警方刑事拘留,随后被移交检察院。检察官认为,虽然陈某声称可以通过自己的薪资慢慢偿还借款,但检察官认为他的行为依旧构成诈骗罪,第一因为其工作已经因为借款的这个行为受到了影响,被公司高管知道后劝退辞职,所以说以陈某的客观情况来说,他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偿还上述借款,第二,虽然陈某辩解他没有主观上占有的故意,但是他将上述钱款全部用于自己的个人网络赌博,而非真正的用于解决自己的生活之难,所以他这个行为就已经构成了诈骗的所有要件,就是虚构事实,最终检察机关认定他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陈某将面临诈骗罪的指控,而他的这16位同事,则为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同事聂先生被陈某坑害的最深,120万元的巨额债务,让聂先生今年下半年买房和结婚的计划全部泡汤。同事朋友们后悔借钱给陈某,而陈某自己也后悔,为了200万,让自己背负了10年的刑期,从一名公司高管变为阶下囚。今天通过两个真实的案例,我们看到陈某和周某因为赌博,一个犯敲诈勒索罪,一个犯诈骗罪,两人都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对自己,对妻儿,对父母朋友都造成了深深的伤害,现如今两人隔着铁窗后悔 悔之晚矣。前车之鉴警钟长鸣,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远离赌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郭骥 曾瑶婷)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