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28条举措”实施半年 创新药械发展初见成效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潘窈窈
2024-03-01 19:58
医保既是群众看病钱的守护者,也是药品和医疗器械最重要的支付方。去年7月,市医保局会同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九个方面28条措施,推进本市完善创新药械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预期。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具体进展和成效。
半年多来,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携手对上海"新优药械"目录内产品实现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更加畅通,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在全国的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去年,全市医疗机构采购国谈创新药金额108亿元,同比增长73.1%。
让医疗机构'敢进',让参保群众'敢用',让创新医药'敢研',让资本市场'敢投',这些效果初步显现。新版国家药品目录中,上海研发、生产、引进的创新药新增38个,占比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创新药械医保支付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去年10月,上海将60种医用耗材新增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每年医保基金新增支出约10亿元。
基本医保之外,商业保险在产品种类、理赔效率、数据开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沪惠保"将适宜纳入的上海"新优药械"目录产品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适应症扩展至国内获批最新范围,创新特药种类达38种。
今年1月,"上海市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正式启用,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规范流程、形成机制,面向商业保险开放脱敏后的医保数据。
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9337.32亿元,增长了4.9%。下一步,上海将落实新药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等基本医保支持政策的完善和巩固、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推动医保商报数据融通共享,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 陶亦益 |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