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唱响精准扶贫的时代之歌
时讯
未来网
2016-02-12 10:11
这几天,被网民赞为最“暖心”的春晚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在湖南卫视春晚播出后,迅速在视频网站、朋友圈、新媒体平台走红,歌曲及相关专题在网络平台上的总点击量已经过千万。
地方台播出的一首新歌,在几天时间唱红湘西,唱响三湘大地,让千万人所接受,成为这个春节特有的文化现象。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能够成为新红歌,引来广泛关注和如潮好评,歌曲的“总导演”、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给出了答案:最关键的是有湘味、有温度、接地气,唱出了老百姓心灵深处的声音,触及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讲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与苗族大妈石爬专交流的故事。湖南有51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8000个贫困村。2013年11月3日下午,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族贫困村民石爬专家中看望时,因为石爬专家里没电视,认不得总书记,石爬专问习近平:“怎么称呼您?”习近平对石爬专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她多大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总书记说:“你是大姐。”这一充分体现习近平亲民范儿的“随机性走访”,打动了亿万百姓的心。
也就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总书记给湖南出题: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你千里万里来到苗寨里;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你风里雨里走进我家里。摸铺盖哦咿耶,看米缸哦咿耶,一条松木板等连着我和你哦咿耶……”《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能够成为新红歌,关键在于有温度、接地气。十八大以来,循着习近平调研的足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与牵挂。习近平多次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要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如何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拥抱小康,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正是牵挂着贫困地区老乡的生活,习近平才会像走亲戚一样走进苗族“大姐”的家里,摸铺盖,看米缸,问冷暖,拉家常;正是把贫困地区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他才会在座谈时强调要看真正的少数民族村子,不要临时收拾,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正是听到了最真的话,摸到了最实的情,他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做出“精准扶贫”的科学论断。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你把我的手握在手心里。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你把我的事装进你心里。拉家常哦咿耶,细叮咛哦咿耶,一句精准扶贫暖透我心里哦咿耶……”《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能够成为新红歌,关键在于唱出了老百姓心灵深处的声音,触及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总书记把“老乡”的手握在手心里,才会动情地说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老乡”的事被总书记放进了心窝里,“老乡”才会由衷地唱出“我在你心里,你在我心里。你爱我们老百姓,我们老百姓深深地爱你。”
《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能够成为新红歌,关键在于散发着浓浓的湘味。总书记与苗族大妈石爬专交流的故事发生在湘西苗寨里,歌曲的整个节奏是“咚哒——咚哒——咚”,就像苗族人打着苗鼓,边歌边舞,富有浓郁的湘西苗歌风格,旋律灵动,易唱易传。
今年春天来得早。《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在这个早春里火了。通过“一粒种子”、“一座书院”和“一部电影”,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世界最早大学之一的岳麓书院和电影《阿凡达》取景地的故事讲到联合国“说书人”张文雄再次受到舆论的关注。正是因为有着26次深入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的经历,在重走总书记当年的考察路线时,看到苗家山寨的新变化,才触动了“说书人”的创作灵感,于是,把“大众化”与“化大众”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好声音《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再次由湖南传遍中国。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农历猴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再次对“老乡”们发出庄严承诺,这承诺与最“暖心”的春晚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让“十三五”的第一个新春暖暖哒。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