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的油》:黑泽明的自传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何婕
2016-10-23 11:10
黑泽明《蛤蟆的油》
作为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作品为许多人熟悉,而对他这个人的了解,通过这部自传可能接收的信息更多。这部自传写于1978年,当时他68岁,他离世时享年88年,也就是说,这部自传发表于他离世前20年,之后他再没写过类似的传记。看自传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把作者还原成普通人,他不仅是那个奉献了许多经典作品的大师,他也是一个慢慢长大的孩子,一个有喜怒哀乐的成人,一个在作品中没来得及把所有观点表达出来的人。
黑泽明
他在书中说,“我不愿意对自己的作品再说什么,想要说的,作品里已经说过了,若再多言就是画蛇添足,但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作品里说过的事情,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观众的理解。”
做电影这行当然辛苦,尤其黑泽明从副导演、场工、灯光、音响、剪辑师等岗位一路做来,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他在书中屡屡提及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同行都英年早逝,也让读者钦佩他的体能出类拔萃。不过他小时候身体是虚弱的,就像很多孩子小时候体弱,父母就会刻意让孩子加强锻炼一样,黑泽明从小就被父亲送去练游泳、学剑道,以期增强体质;在暑假里,他还被送到乡村的亲朋那里,跟着那里的孩子一起学习、训练,甚至体验野外生存。在这样强化的练习下,他渐渐练成强壮的身体,为他日后在日夜颠倒、强度极高的行业里扛下来提供了可能。
黑泽明导演作品
黑泽明作品
根据书后附的作品目录,黑泽明一生导演了30部电影,而看编剧这一栏,我发现,除了2部电影的编剧另有其人之外,剩下的28部电影编剧都与黑泽明有关,其中的7部他是独立编剧,剩下21部中的11部,他是第一编剧。确实,除了导演的工作之外,他很长时间的工作内容,都是写剧本,他还常常参加剧本创作比赛,奖金不菲。曾有一次,他拿着两个剧本去应征比赛,一个得了二等奖,奖金300元,一个得了一等奖,奖金2000元,彼时,他的工作还是副导演,月薪是48元!可惜,这么大一笔收入,被黑泽明用来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们大喝特喝,直到把钱喝光……
说到喝酒,大概是因为体能不错,所以黑泽明的酒量也很好,他常常领了写剧本的稿费就去买酒找朋友来喝,喝完再写剧本赚稿费,这样写完就喝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半。甚至喝酒喝出胃病的时候,据他所言,也是去爬爬山,山里游荡游荡,少喝一点就睡觉,过一阵子,胃病居然也好了!
在黑泽明自己写的那么多剧本里,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姿三四郎。这部作品改编自一部小说,黑泽明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倾注了许多心血,他说他特别喜欢“乳臭未干”的人物,因为这样的人物是在发展中,令人有无限兴趣,姿三四郎就是这乳臭未干的人物,淳朴、厚道。而黑泽明之所以喜欢姿三四郎,是因为他觉得他俩是一样的人。
正因为在这个人物身上下了太多功夫,所以当《姿三四郎》的电影取得成功,电影公司要求再拍续集的时候,导演自己都提不起第一次的劲了。对于电影导演来说,一部作品就是一段人生,不跟剧中这些人物融为一体,就没有办法拍好,而投入过一次,想要在这个人物上再投入一次,也是相当勉强的。黑泽明说,每当自己要着手拍新电影的时候,总要花费相当精力把前一部作品和其中的人物忘掉。
第五章
有趣的是,为了写自传,黑泽明不得不回顾过去的作品,结果,好不容易忘记的人物居然又苏醒过来,“争先恐后拥挤不堪,提出各自的主张与见解,使我大感为难”,想想那场面,倒是有趣地很。
自传里详细地写了多部电影作品生产的前后,最后一部被提及的作品是《罗生门》,这部作品曾获得1951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1952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罗生门》讲述人性的复杂曲折,但在黑泽明眼里,当时日本的部分电影生产环境,也如人性可悲的一个侧面,令人失望。所以自传在说完《罗生门》的故事之后,突然终止。他说,“我不能继续写下去了,《罗生门》成了我这个电影人走向世界的大门,可是写自传的我却不能穿过这个门继续再前进了”,他还说,“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因此,再没有什么比作品更好地说明作者了”。
尽管还有20年的人生故事,无法在黑泽明的自传里看到,但看到的已够丰富,特别是自己的少年时代,他着墨很多,读者会明白为什么黑泽明喜欢姿三四郎这个人物,因为在他的经历里,确实能看到相似的影子,虽然一路磕碰跌撞,但就如如姿三四郎一样,淳朴厚道,始终在成长中。就像黑泽明说喜欢姿三四郎的“乳臭未干”,这个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有“赤子之心”的意思吧。
(编辑:陈佳雯)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