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总书记回信的“老杨树” 体现怎样的“人民范儿”?
看懂上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臻宋懿舒克赵菲菲
2024-11-09 00:12
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以回信的方式,点赞了一支“银发”队伍,那就是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总书记在信中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这封回信,让“老杨树宣讲汇”的全体同志倍感振奋,这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对讲出更好的“人民城市故事”,充满热情与信心。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民城市需要怎样的“人民范儿”?东方卫视《今晚》特别栏目“看懂上海”邀请到了“老杨树宣讲汇”成员、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峻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城市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俞祖成,一起讨论。
“老杨树宣讲汇”都有谁?干了啥?
进一步观察“老杨树宣讲汇”,这是一支由长期工作生活在杨浦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团队。他们具体是谁,又缘何走到一起?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黄宝妹是宣讲团中年纪最长的成员之一。虽然已93岁高龄,但宣讲劲头丝毫不差,最多曾一天讲过三场。在B站“老杨树宣讲汇”的直播账号,黄宝妹还当起了“网红主播”,直播间回看人数达5万人次。
五年前的11月2日,黄宝妹在杨浦滨江见到了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从此将总书记的嘱托铭记于心。
正是在总书记考察并提出人民城市理念的契机之下,2020年6月,杨浦区委老干部局决定成立一个由退休同志组成的宣讲团队,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人民城市理念等宣讲活动,“老杨树宣讲汇”应运而生。
除了黄宝妹,95岁的“人民教育家”于漪也在团队之中。这支300多人的宣讲队伍,进机关入高校,走企业跑社区,讲党课开直播,成立五年来,线上线下开展宣讲2500多场,覆盖听众超百万人次。
作为“老杨树宣讲汇”成员之一,上海市杨浦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胡峻表示,人民城市的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因此我们在宣传这一理念时,通常从讲解理念内涵,以及这一理念在杨浦的实践,这两个层面入手。但不论讲理论还是讲实践,一定要和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或者人物结合起来,这样老百姓听起来才有劲,才能入耳入心。
“比如,讲旧区改造,我就先去看一看这些居民在房屋征收以前的生活状况,拍一些照片,然后再看一看他们征迁以后的生活状态。前后一对比我被感动了,那么我在讲的时候就有感情了,讲起来就能够有声有色。”胡峻说道。
“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 上海杨浦如何“炼成”幸福样本?
“老杨树宣讲汇”不仅成员来自杨浦,讲的也大多是发生在杨浦的“人民城市故事”。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这里发生的喜人变化,正是一幕幕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剪影。
在杨浦滨江,这块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地处中心城区的水岸,已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今年1月获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同时,杨浦接连打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等,进一步推进公共空间贯通、优化综合环境。
对此,胡峻也感受颇深。“这5年来杨浦滨江有了很多精细化的提升,除了增添了很多栈道、步道等景观建筑,细看之下你还能发现,在杨浦滨江主通道上的重要公共建筑都设置了无障碍出入口。”
胡峻还注意到,如今的杨浦滨江还成了一个秀场。杨浦的非遗节、市民艺术节、国际摄影大赛、国际滑雪赛事、城市空间艺术季等活动,此起彼伏,纷至沓来。“政府不仅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了人民,而且还把优质的服务提供给人民。”
此外,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的杨浦,也在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完善数字经济产业落地场景。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近500家,拥有近7000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了美团、抖音、B站、小红书科技等一批头部企业,建成了创智天地、长阳创谷等14个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创新基地等。
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杨浦的重头戏。作为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近年来,杨浦区通过改扩建、加层、抽户等方式,完成了65万平方米旧住房改造,受益居民2万户。
宜居的同时,杨浦区还全面启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今年4月,上海首个“骑手友好社区”在这里落成,解决外卖骑手充电难、就餐难等实际问题。6月,上海首个“袋鼠宝贝之家”投入运营,为新就业家庭提供儿童课后服务。
此外,杨浦区还建成了29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并持续打造集日间照护、助餐、助浴、助医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养老综合体。
人民城市幸福样本“炼成”的背后,更离不开对人民建议的重视。在杨浦滨江,10个党群服务站串珠成链,它们全部植入人民建议征集功能,形成了“1个实践中心+4个特色站点+6个基础站点”的征集平台。
而在整个杨浦区,“人人讲堂”、“人人议事厅”、“人人直播间”等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密集开展。其中,“人人议事厅”的每场讨论都从群众身边小事出发,围绕停车难、公园开放、河道治理等居民关心的问题,多方展开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城市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俞祖成还注意到,在基层治理方面,除了人民建议征集、人人议事活动开展,杨浦还建立了规划师、政工师、法律顾问、治理顾问等“三师三顾问”协同机制。
俞祖成认为,人民城市人民建,若要更深层次的实践这个“建”字,就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来参与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而更多平台、载体和机制的构建,能更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时间的群众参与城区治理。
如何让理论宣讲在人民城市“长”出生命力?
人民城市的理念需要每一个人来践行,人民城市的建设需要每一个人来参与,人民城市的故事需要每一个人来讲述。因此总书记的回信,也激励和鼓舞着更多人。他们奔走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宣讲一线,在他们的宣讲中,人民城市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拓深拓广。
2020年6月,“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信中充分肯定了他们积极宣讲陈望道老校长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做法。
这支由复旦师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自2018年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开馆以来,不断探索创新宣讲方式,针对不同类别参观者,提供分众化、个性化的讲解,迄今服务各界参观者超过11万人次,年均讲解700多场。
2021年2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信中勉励老战士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同样收到过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还有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全体官兵。从1998年至今,该中队100多名讲解员薪火相传,让“橄榄绿”成为中共一大会址的一张名片。在专家审核把关基础上,将“兵哥说党史”内容上传到微信、微博、抖音等客户端和强军网,实现红色场馆随时可看、红色故事随时能听、红色历史随时能学,让党史学习既体系化又便捷化。
让理论宣讲在人民城市“长”出生命力,这也是上海理论宣讲团队共同的目标。嘉定区外冈镇的“田间课堂”,用“普通话+本地话”的“双语”宣讲模式,描绘“农村重镇”崛起为“绿动之城”的发展脉络,让老百姓更有干劲,宣讲队还通过“宣讲村晚”活动,积极开展城际联学联动。
今年8月启动的“沪上青声”新青年微宣讲活动,以小规模、面对面、互动式的微宣讲形式,将二十届三中全会中与青年息息相关的改革举措讲深讲透。
此外,当下流行的“City Walk”、“骑行”党课、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也让人民城市理念的传播更加生动鲜活。
“宣讲团的存在,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一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俞祖成表示,从讲好身边故事和党的创新理论,到带动更多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治理,就不能只有宣讲,还需要宣讲团成员身体力行,带领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做一些公益事业、志愿者活动等,让宣讲团兼具“声量”、“流量”和“转化量”。
编辑: | 方菲菲郝苗苗 |
责编: | 赵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