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军长征走过的贵州,如今造桥技能已“满点”
时讯
中国西藏网
2016-09-14 19:59:47
提起贵州,人们总会想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七山二水一分田”,80多年前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是靠着“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翻山越岭,跋涉在一条条山中小径、泥泞道路上,走出了长征的胜利。
时光荏苒,当初红军走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天堑变通途,贵州不仅建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是将造桥技能“修炼”到满点。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随小编的镜头来看看吧。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县城召开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正确主张,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毛主席还在黎平写下了著名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当年在黎平驻扎的红军发现八舟河(当时名为亮江)上的简易木桥已非常破旧,难以通行,遂马上进行整修。几天后,一座高3米,宽1.3米的木桥修建完成,解决了附近上百个村寨苗族村民的出门难题。为纪念红军的义举,他们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
在当时,黎平红军桥解决了村民出行的大问题。80多年后,今天黎平的交通状况画风是这样的。
1934年12月31日到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猴场召开的猴场会议实际剥夺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被周恩来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图为猴场会议纪念馆。
81年后的2015年12月,位于瓮安和开阳交界处、全长1130米、高406米、耗资15.4亿元的贵瓮高速清水河大桥横空出世,有德国媒体惊呼它“高于德国所有的建筑”,“中国人无所不能,短短2年时间便建成了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桥”。
在“红色之都”、遵义会议的举办地遵义,80年前后的交通状况对比也令人惊叹。图为1935年1月9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城,遵义人民聚集在丰乐桥(今迎红桥)头迎接红军进城。
80年后,这座遵义县龙坑立交桥由8座大桥组成,全长近12公里,为贵州最大的3层互通式立交,是连通杭瑞、兰海高速的“大动脉”。
在贵州战斗的岁月里,红军曾经转战黎平、遵义、安顺、毕节、盘县等68个县市区,今天,更多更令人惊叹的大桥出现在这片热土。
就在几天前,由贵州、云南两省合作共建的世界最高桥——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实现合龙。它的桥面至江面高差达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
同样在北盘江上,还矗立着366米高的北盘江公路桥和275米高的北盘江铁路桥,以及沪昆高速公路上的330米高悬索桥,一条北盘江,四座特大桥,画风很震撼。
2016年5月10日顺利实现转体合龙的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采用了双向水平转体结构,两个各1.4万吨的大桥拱体跨越了深切256米的西溪河峡谷,成都侧半拱圈逆时针平转120度,贵阳侧顺时针平转133度,直至在空中实现高精度合龙。
这些都是贵州桥梁的代表作。据统计,目前贵州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省仅高速公路桥梁就有6848座,无怪乎被称为“桥梁博物馆”。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