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2017上海艺术商圈将向郊区和公共交通空间辐射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海燕

2017-10-17 15:25

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商务委共同指导,各区文广局、商务委联合主办的“2017上海艺术商圈”项目于今年4月在全市静安、黄浦、长宁、虹口、杨浦、闵行、普陀等中心城区近30家商圈全面铺开。明年的“上海艺术商圈”将不再拘于中心城区,而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向郊区辐射,强化周边地区的文商互动,公益文化惠及的市民群体更为广泛。

       
“2017上海艺术商圈”为市民带来贯穿全年的艺术飨宴。“商圈艺术”打破剧场和美术馆等传统剧场的壁垒,演出剧目不照搬、不复制,充分考虑到商圈客群流动性强、不同商圈设施的特殊布局等因素,按照“一店一方案”的原则,在活动的呈现、互动、体验、时间上下足功夫,充分实现个性化节目设计、多元艺术形式配置、文化资源精准配送。目前,全市国有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美术馆、民营文化机构等近百家单位积极加入,已形成可供挑选的固定主体8大类160多场,国际、国内各类艺术领域具有知名度的艺术家、艺术院团悉数登场,高水准的传统艺术包括京剧、昆剧、民乐及现当代艺术如话剧、音乐剧、展览装置等以体验式、欣赏式、普及式形态,浸润商场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气息。   

          



截至9月底,“2017上海艺术商圈”已经在各大商场开展近250场演出活动,其中国内演出占8成,国外占2成,音舞类演出占58%,戏剧表演类占22%,亲子手工类占16%,讲座沙龙占4%,全面覆盖活动期间的每个双休日,吸引了大批观众与消费者,对商业设施的人气提升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室内和户外演出平均超过每场500人次,顾客停留时间有所延长。    

          


活动举办以来,已有近11万人次参与到“2017上海艺术商圈”。11月伊始,还有近200场的国内外演出有待开展,活动将持续到年底。                                                   

“上海艺术商圈”已从逐步推开到渐入佳境,用高品质的艺术和亲民、惠民的演出风格获得市民的肯定。年底,“2017上海艺术商圈”闭幕式将在黄浦香港广场举行。                                                                              

            


作为“文商互动”的新模式,“2017上海艺术商圈”不仅是经济增长与文化发展的积极尝试,更是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一次经验拓展。                                                                                                   

电商步步紧逼之下,实体商业已进入主题化、特色化的体验经济时代。刷新消费体验越来越成为实体商业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开创、推动一种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环境的“艺术主题业态”成为当务之急。同时,文化普及需要拓展新渠道,以艺术展示方式通过商业模式融入生活,既满足人们的感性需求和艺术兴趣,又使民众自觉成为精神文明的惠及者与参与者。                                                                                           


下一步,营造更完善的运作模式,积累更优质的文化资源,配送更丰富的惠民活动,是“艺术商圈”扩大品牌影响的关键。                              


明年的“上海艺术商圈”将不再拘于中心城区,而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向郊区辐射,强化周边地区的文商互动,公益文化惠及的市民群体更为广泛。除了郊区,“上海艺术商圈”还计划进驻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空间,等车、候机的“低头族”也将领略到高品质表演,享受公共艺术为常态生活带来的愉悦。随着未来发展,公共空间与艺术体验将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城市文化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章海燕 实习编辑:蔡悦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