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躁郁症儿子”成翻译家 专家:不要把这病浪漫化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1-19 09:17
1月17日,“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和父亲金性勇的故事刷屏。金晓宇从小眼睛受伤,之后又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但在父母的陪伴下,十年间,他翻译了22本书,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去年冬天,他又因病住进了医院,没能见到去世母亲的最后一面,这个残酷而又充满爱的故事触动无数人。
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医师陈智民表示,对于精神障碍,因为公众了解还不够多,正是因为了解的不够多,所以就容易产生一些偏差,比如说往好的方向偏就容易把浪漫化,觉得好像这样的病人都是“天才”,往坏的方向去偏差,就觉得他们都很害怕,都很恐怖,这就造成了污名化。
陈智民认为,文中的主人公金晓宇,要说他的天才其实已经有点过了,因为他的主要成就还是来自于他的勤奋和他的专注,如果有普通人能够做到他这种水平的勤奋和专注,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并没有困难。
但从另外一方面看,陈智民认为金晓宇的双向情感障碍对于他的翻译的事业,其实有多方面的帮助,因为患者在躁狂发作的时候,他脑子转得很快,学东西、记东西速度很快,那么他的工作能力就很强,像普通人做事,其实是要多方面要顾及的,既要翻译,也要把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要管好,但像金晓宇可能就把其他都舍弃,全情投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翻译上,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有这样的精神当然很容易取得成就,但也会对他生活其他方面造成损害。
精神健康社工陈梦媛表示,对于一部分因为患病而导致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然后可能长期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一个很好康复的人士来说,家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社区的支持,这样政策的支持,但是对于另一部分,社会功能相对比较良好,已经融入社会的人士来说,更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友善的舆论环境,一个能够把双向情感障碍正常化去看待的环境。
(编辑:静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