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还是水墨?画家避之不及的在他画里无处不在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8-06-04 16:22:17
“雪松•游自然”个展日前在上海沪申画廊举行,展出以艺术家雪松过去三年创作的布面墨作品为主线的几个系列作品,呈现出雪松作品中自发性生长的艺术脉络。过去几年来,雪松尝试以中国传统水墨为媒材,在亚麻布上进行全新的当代艺术创作。新作沿袭了雪松以往的布面油画作品笃定而自在的笔法,更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出艺术家近年来游骋于自然的悠远心境与超脱于艺术史既定观念的成熟洗练。
自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一次重要个展、2016年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特邀作品个展以来,雪松以浪漫的写意画风和独创的媒材,表现出独特的东方气韵,逐渐形成他在当代画坛中独树一帜地连接传统与当代的自然主义艺术风格。
自然机理映照人之情感
“雪松的绘画总是关注着自然,制造着超越于自然与人的物像。他近期画的是山川树木,与之前相比,画中的空间更为广阔和丰富,也有更多可供想象的细节,观者可以更惬意地探访其间。”学术主持张离表示。
对自然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人们渴望对自然的感知和亲近,但最终无一例外地使这种探索回到对人自身的认识,这也是绘画传统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张离认为,在雪松的作品中, 他是以随机自洽的心中风景摆脱摹写的窠臼,以自然的机理映照人的情感。在他的笔下,山和石在与水与风的伴随和消融中塑造着这个世界,树木和花草在光线与空气中代谢着生命。
“这些山石和树木的形态成为这个世界的规则和秩序的喻体,在凝聚和显现中被观看,进而被人的情感所发现和感应。”雪松借助观察体悟的敏锐和准确,结合他经年的训练,阅历的积淀,巧妙并令人震撼地从庞杂而混沌的外部世界提炼出了物质的秘密和自然的精神,将其凝聚笔端,成为这一秩序形态的人间文本。
墨迹不是形态的模仿
雪松的作品越来越倾向于单色黑白。他在画布上的功法经过长期的淬炼已能随心所欲。或浓或淡的墨色的施予中节制和自由已达成统一。
“简洁是因为墨迹只是物像形态的提示,而不是形态的模仿。”张离指出:“无论是画面中的任何方位,或是构造中的任何部分,墨迹永远不会孤立,而是向四周连接、蔓延和扩展,映射着大千世界的无垠空间。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生命简洁而有力的生长,在凝聚而又扩散中体现造物的意志。”所以雪松所做的不是建构和塑造,而是使自然的规则自动显现。
无所不在的“无名之物”
雪松画面中无处不在的“无名之物”,那是一些初看起来模糊混沌的团块或者影子,不起一点“应物象形”的作用,是多数画家所竭力避免的。然而这些无序和莫名的墨迹在雪松的画面中是那样自足和贴切。
“ 它们可以是浓雾薄云的氤氲,可以是竹石草木的枯荣自在,也可以是风与水的扰动和平息。它们在异度的空间中传递着自然的法度和精髓。”张墨说:“这不是任何一个画家都能为的,它显现的是艺术家永不停歇的进取心和深度的磨练造就的通达和磊落。”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编辑:馨元)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