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探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星云幕墙是如何诞生的
看现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018-09-16 16:25
备受各界关注的WAIC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从9月17日到9月19日的三天时间里,上海徐汇滨江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上海将向全球人工智能界发出邀约,集结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有识之士,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围绕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进行高端对话,共同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愿景。
在徐汇滨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会场,观众可以在应用展馆内体验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记者日前探营尚在搭建中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发现入口处的一组虚拟交互影像装置已经成为拍照打卡地,吸引了现场许多人前来互动摄影。
实时变幻的虚拟交互影像
主办方介绍,此次大会的门禁系统采用了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当宾客从主厅入口走进,穿过走道61米长的LED幕墙,幻化的图像犹如星云在浩瀚的宇宙聚散离合,配合充满神秘未来感的环境音乐,将成为现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智能科技初体验。
人形镜像
这组虚拟交互影像装置作品名为“进化”,由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代晓蓉教授带领团队设计制作。上海音乐学院近年来积极拓展科技与艺术结合领域的研究实践,今年由院长林在勇教授亲自挂帅的科研项目《沉浸式虚拟现实跨媒体展演工程系统开发》拿到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支持。此次“进化”作品正是该项目的实践成果。
项目团队成员
作品“进化”由总长61米、高2米的高清LED墙面组合而成,通过虚拟交互的系统设计,实现参观者与影像的实时互动。装置以红外摄像头捕捉观众的形象与动作,通过计算机程序实时处理进行艺术化变形。当观众进入主会场入场口时,人的形象通过红外摄像头捕捉,投射为镜像,在LED屏幕里显示出由块面形式逐步到线性,最后形成粒子,形成星辰。观众的移动会扰动这些“点”,形成大数据的“云”。实时流动、不断幻化的镜像不仅代表了科技发展的境遇,也是人类梦想进程的哲思。
幻化的图像犹如星云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的“门脸”,虚拟交互影像装置“进化”也是从国内外众多优秀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的。“经过半年的比稿洽谈,其实也是最后一分钟进场前才决定我们的团队。”项目总设计、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负责人代晓蓉教授介绍,主创团队从入场搭建调试到最终呈现总共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前期策划与现场技术调试却颇费心思。
实时变幻的虚拟交互影像
“由实时捕捉技术组成长达61米的虚拟交互装置作品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挑战。”项目制作总监鲁轶介绍,第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人在如此长的显示屏中可以持续不断地出现。设计团队尝试了很多种办法,最后采用了一种相对复杂但最出效果的方法。“通过17台图形工作站以及传感器组成的系统,保证人在运动过程中屏幕也能呈现出顺畅的图形,让人感受到连贯性,是这个作品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设计团队尝试在屏幕上方安放17个传感器,不间断地实时捕捉人的动作,把它们串联起来。“在国内做到用如此大规模的传感器进行实时捕捉动态技术的尝试非常之少,甚至说是没有,我们是在自己的摸索当中,凭借经验来探索如何做出这个效果。”
总设计代晓蓉教授与制作总监鲁轶
项目总设计代晓蓉教授介绍,作品的创作主题是‘进化’,设计团队以虚拟交互影像技术LED屏和环境音乐作为主要的创作素材和技术手段,来完成整个构思。“从科技观角度思考,生物本身即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和智能的分离,会让我们不断反思,我们应该如何从科技角度来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这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议题,也是我们设计这组作品的意图。”
实时变幻的虚拟交互影像
AI浪潮席卷全球,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集聚最新的前沿技术,通过专业的解决方案,共同定义和探索AI未来。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同时,人类也将面临着“进化”的重大变革——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向何方?人工智能“进化论”不仅赋能新时代,也将照亮人类的终极哲思。
总长61米高2米的高清LED墙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实习编辑:孙一鸣)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