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视频 | 上海两会|两个“基本持平”背后的“三压三保”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慧莹

2020-01-17 08:02

每年两会,"四本账"都很受关注;账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能看清一方主政"花钱"的基本思路。2019年,上海财政收入增长仅0.8%;而今年,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都和去年持平。


数字表明,过紧日子已是必然。那么钱该怎么花,哪些地方要省,哪些地方要保?




今年的预算草案,出现了两个"基本持平":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65亿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8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这是多年来首次对预算收支作出"零增长"的安排。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奕明说,财政收支一向提倡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如果收入增长减少,支出增长相应也要减少。


财政偏紧,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强调,政府要过紧日子,而民生和重点领域发展必须保障。



今年支出预算编制,有一个"三压"原则,压一般性支出,各部门严格按不低于10%的比例压减到位;压专项经费,从严从紧安排;压待分配预算,对各部门的这笔预算一律不再安排。




有"三压",也有"三保":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基本生活、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重点保障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支出;据实保障各部门基本支出。


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高桥镇党委书记张伟国说,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对基层来说感觉非常欣慰,就业、就学、就医、养老,这是老百姓非常关切的问题。




比较2019年和2020年两份预算草案,可以找到一些明显的"增量",比如支持就业创业、安排地方高校建设经费,以及公共卫生支出,今年都有所增加;偏紧的财政,更向民生倾斜。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辰说,把钱花得好,花得有价值有效率,这也是体现政府精细化管理治理能力提高的一个方面和表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慧莹)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