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视频 | 债务陷阱?西方有些国家指责"一带一路"都是嫉妒

这就是中国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9-04-23 10:16

在4月2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围绕“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未来展开了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之所以广受欢迎,实际上因为我们奉行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最终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市场,只要坚持这一条,其实不用太担心国家会当“冤大头”。企业家会根据市场经济作出自己的判断。中国现在已经建立了“一带一路”沿线80多个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这是我们国内试过很多次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许多国内和外国的企业都非常熟悉这种方式,包括园区加物流、加企业、加住宅区等等,吸引了很多中外企业到园区去投资生产,园区则集中提供法律、物流等多种服务。中国有很多项目展示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建立了较好的口碑,有了这些示范效应和口碑,合同就源源不断找上门。



西方一些国家之所以对中国“一带一路”耿耿于怀,张教授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非常嫉妒。他们对中国的谩骂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你给人家贷款造成了所谓的‘债务陷阱’”,但实际上中国贷款和西方贷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的贷款绝大部分都是建设性的贷款,能创造很多实实在在的优质资产,这些资产或将升值或已升值。

还有一个指责就是“中国借助‘一带一路’搞新殖民主义”,这一说法在非洲多数国家没人相信。例如,现在每两年都会在中国举行一次中非合作论坛高峰会议,每次参加这个论坛的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比参加非洲联盟最高峰会的人数还要多。不久前,马来西亚总统马哈蒂尔被西方看作是对“一带一路”有些怀疑的第三世界领导人,但他说“中国作为我们的邻国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他从来没有征服过我们。但是1509年的时候欧洲人来了,在两年的时间里就征服了马来西亚。”关于西方讲的所谓的“债务陷阱”,马哈蒂尔称,中国人天性上是非常棒的商人,而那些国家是否从中国借了钱就要陷入陷阱,这是这些国家自己做的决定,马来西亚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记者问他:“如果你只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选谁?”马哈蒂尔说:“目前我认为美国做事情非常反复无常,这个时候我们得接受中国与我们非常近,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想从中国增长的财富中获益。”



今天的美国还在拼命阻拦“一带一路”倡议,但是西方确实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不久前,意大利不顾美国的反对和中国签署了双方推动“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是西方七国集团中率先和中国签署这个协议的国家。另外,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当时说“我们的盟友一个都不要加入”,结果英国带头加入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加入了。主要的西方经济体中没有加入的只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西方国家,但现在有些国家也在研究是否需要加入。


(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