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8″

视频 | 视频|看书|《莎士比亚》:不普通的普通人

看书

看看新闻Knews作者 何婕

2017-04-09 10:38

有两种作品常常是好看的,一种是诗人翻译的别人的诗,一种是作家给别的作家写的传记。安东尼·伯吉斯给莎士比亚写的传记就是后一种。


安东尼·伯吉斯是谁?英国当代著名文学家、作曲家、文学评论家。他流传最广的作品是《发条橙》,对,就是那部被誉为跟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有着一样味道的作品。


书封


毫无疑问,伯吉斯本人才华横溢,他会怎么来写莎士比亚的传记?

伯吉斯在开篇就说,“我在这里所要求的,是古往今来每一个莎士比亚爱好者按自己的意思为莎士比亚画像的权利”。

莎士比亚是从小就聪明异常或是受过系统训练?戏剧文学方面是师承有道还是家学渊源?好像都不是。他仿佛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当然他有各种天赋,其中一种是讲故事的天赋,这天赋帮助他吸取各种经典故事、传说的养料,变成自己的剧作。

伯吉斯说,莎士比亚就是镜中的我们自己,“是忍受煎熬的凡夫俗士,为不大不小的抱负激励,关心钱财,受欲念之害,太凡庸了”。莎士比亚的成就当然是不凡庸的,只不过他并不是为了伟大才成为伟大,他的生活目标可能跟我们一样,好好工作,挣钱养家——他可能还想光大门楣,回老家置地修宅——他努力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目标,也“顺便”留下了伟大的作品。

据说莎士比亚家后继乏人、子嗣很少,但他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是很好的。在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年代,“父亲”往往是令人畏惧、难以揣摩而又复仇心重的角色,然而莎士比亚父子却不是对峙的关系,有评论者说,莎士比亚剧中的父子都是好朋友,无疑也是一种生活的映照。任何所谓事业上的成功,大概都比不过与父母的这种和谐关系重要,不难想象,莎士比亚在异乡的打拼,以及40多岁之后的安然“退隐”,应是得益于内心的这种“踏实”。跟成为一名伟大的剧作家、诗人相比,可能做“与父母彼此相爱的孩子”一样重要,虽然这个观点看似很现代,但放回到哪个时代都是有意义的。

莎士比亚精通音乐、熟悉法律,他在剧本中展现的学识,非常渊博。这一点,伯吉斯倒也是一样的,他早年在大学攻读文学,做过钢琴师,还进过情报部门。他曾被诊断为脑瘤,于是开始潜心写作,后来发现是误诊,但写作仍没有停止。他一直希望自己被看作是会写小说的音乐家,而不是会作曲的小说家。

莎士比亚呢?

(看看新闻Knews作者:何婕 编辑:朱永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