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6″
新闻放大镜

视频 | 41人考上事业编后被清退 追责之外还要纠错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阮丽 翟静

2024-08-20 14:27

“41人考上事业编被集体清退”事件近日引发广泛关注,将事件发生地河南汝州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汝州所属的平顶山市,一名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在19日作出回应,称平顶山市宣传部会进行善后安排,相关方案形成获批后会向社会公示。



据网友反映,今年6月和7月,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批清退了公开招聘的41名事业编制人员,理由是,在相关名单公示期间,有关部门陆续收到举报,反映该招聘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对于这个结果,不少考生纷纷提出质疑:为何招聘单位的错误要由考生承担?大家为了这次招聘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来作出各项准备,现在突然被清退,后续又将何去何从?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事件从招聘启动到清退完成,历时几乎整整两年。



2022年8月,汝州市疾控中心通过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发出公告称,面向社会招聘50名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成绩各占50%。


此后的一年半时间内,招聘考试流程缓慢推进。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此期间,部分应聘者被人举报考试违规,经调查后,有7人名字被删掉。



2024年2月1日,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对拟聘用的41人进行公示,其中包括13名社会应聘者与28名汝州市疾控中心原非在编职工。


2月底,41名考生办理入职手续后,进入汝州市疾控中心工作。


但就在6月和7月,也就是他们入职4个多月后,这13名社会应聘者和28名汝州疾控中心原非在编职工,先后接到“考试作废并要求其自愿离职”的通知。



8月17日下午,汝州市卫健委发布情况通报称,汝州市疾控中心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方案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等问题,违反了人社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该次招聘方案无效,结果予以作废。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因违规行为受到了严肃的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王女士是13名社会应聘者之一,她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招聘名单公示之后接到了人社局要求去上班的电话,被清退时也是口头通知,不想走也没用,工作岗位直接就被从社会上新招来的人顶替了。上了四个月的班,没有拿到工资,也没有任何补偿。回顾这两年的经历,她觉得特别冤。


一场涉及数十人切实利益的公开招聘,说作废就作废,让人大跌眼镜。通报中,有两个关键细节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此次招聘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第二,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据了解,这次被录取的41人中,除了13名社会应聘者,还有28名汝州市疾控中心原非在编职工。汝州市卫健委称此次招聘存在“内部照顾”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人社部就印发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针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明确了应聘人员、招聘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违纪违规的情形及处理规定,并对违纪违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如今,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已经受到严肃的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但是,该事件仍留下一些问号,需要厘清。


比如,此次招聘始于2022年8月,从发布招聘公告,到后续人员公示,都是公开进行。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县级市的部门如此大规模“违规”公开招聘编制人员,负有监管把关职责的相关部门竟会被完全蒙在鼓里。并且,当时的招聘公告中明确写道: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50名。


更显蹊跷的是,该招聘过程一波三折。招聘期间,部分应聘者被人举报考试违规,“中途经调查后去掉了7名应聘者的名字”。既然都调查出了问题,为何等到其余41人走完全部程序入职数月后,才被认定此次“招聘无效,结果作废”?


第三,招聘被确认无效后,对相关人员“一刀切”予以清退的做法,是否过于粗暴?又如何给这41人一个交代?尤其对于这13名社会应聘者来说,在这场延宕两年的招聘中,他们付出了准备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辞掉了原先的工作,由此带来的损失,是不是就这样被无视了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从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来看,此次事件中,考生没有违规,而组织考试的招聘单位存在违规,那么违规的成本就不该由考生来承担。除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以外,也要采取措施来保障相关考生的合法权利,包括他们在本次公开招聘下入职受聘所形成的聘用关系、劳动权以及劳动报酬权,从而避免让这样一个乌龙的考试演变成荒唐的结局。


马亮同时表示,此次事件表明,部分单位的公开招聘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因此,应当从监督、追责、纠错全链条上着手,让整个应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保证考公考编的公正公平。此外,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有不少地方都在试点事业单位改制、在压减编外人员和精简事业编。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编制的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求职者的考公考编热度却没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有关部门需要去更多关注怎样把考公考编的工作做好,而求职者也应当更加理性的去评估自己的职业规划,让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有合适的用武之地。

编辑: 阮丽
责编: 金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