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视频 | “室温超导”火遍全球 是科技突破还是概念炒作?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8-03 15:58

近日,一个韩国研究团队宣称成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款室温超导体LK-99,全球对于“室温超导”的关注迅速出圈,不仅科学界一片哗然,还在多国社会层面引发热烈讨论,甚至影响到金融市场。


根据韩国团队的研究,在常压条件下,127摄氏度就可以达到超导临界点。该团队还提供了试验的完整流程、各种证据。随后,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开始重复实验,尝试合成LK-99,以复现韩国团队的实验结果。



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常海欣团队在B站发布的实验视频称,复现了韩国团队的磁悬浮实验,且其样品“悬浮”的角度比韩国团队的样品角度更大,但尚未测定其样品的电阻。昨天晚间,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实验结果显示,LK-99具有抗磁性,但未发现零电阻特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结果也表明,没有在LK-99上检测到超导体。国外方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昨天宣布,在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下,从理论上证明制作LK-99“常温超导”晶体的可行性。同一天,俄罗斯的科学家宣布成功制作出了LK-99晶体,并将其抗磁性特征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



“室温超导”真的来了吗?上海市高温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朱佳敏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采访时表示,近期韩国研究团队公布的超导体极大概率不是室温超导。因为超导要同时符合零电阻和抗磁性两个条件,但是此次韩国团队发布的论文中,LK-99的电阻比铜的电阻还要大几个数量级,实悬浮也不是超导的那种完全的抗磁悬浮。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重复实验,大多数也只是在复现悬浮的现象而已,并不能从中读取出超导的迹象。



就在国际上对这项室温超导新突破的争议声接连不断之际,韩国科研团队代表李硕裴昨天表示,该论文存在缺陷,是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的,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与此同时,韩国超导学会成立了“LK-99验证委员会”,检验该成果的真实性。截至目前,学会根据两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和已发布的视频,宣布LK-99不能被称为室温超导体。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室温超导就曾掀起一波热潮,当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迪亚斯及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全新材料。不过,由于该团队论文曾受到质疑并撤稿,因此业界对其研发持有争议,继续观望之中。



那么,超导到底是什么? 超导的全称是超导电性现象,是指导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出现电阻为零的状态,而理想的超导材料往往还具有抗磁性的特性。我们经常听到的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金属冶炼、军用扫雷、可控核聚变……这些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前沿科技之中,核心部件都是超导材料。


不过,目前超导的特性需要在极低温和极高压的严苛环境下才能实现,现有超导市场主要有低温超导与高温超导,二者临界温度不同,其中临界温度较高的,即高于40K(零下233.15℃)的为高温超导体,也就是说,即便被称作“高温”,也是个相对概念。“198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高温超导材料,将临界温度大幅提高,可以使用低价的液氮,极大地拓展了超导的应用场景。”朱佳敏介绍,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温超导行业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并实现量产,中间经过了非常漫长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实验室主任尤立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此前高温超导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引发了一个巨大技术革命。而此次引发热议的室温超导,是指临界温度高于高于300K(26.85℃)的超导体。室温超导一旦取得突破,就将摆脱低温的“枷锁”,将带来能源、交通、计算、医疗检测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很可能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活。例如,医院里面用的核磁成像装置就将不需要用任何低温制冷液体,使用价格非常便宜;大型高性能计算芯片或不再需要担心低温散热问题,计算容量也会提高;可以用室温超导体做出更安全更环保的磁悬浮列车和飞机。


那么,实现室温超导离我们还有多远?该如何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保持理性?在尤立星看来,这些年来,各国科学家其实已在一步步提高超导的转变临界条件,但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理论还不完善,或者说只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有效。此前,多国也曾发布过“重大突破”,但它们大多都没有通过同行的审议。即使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室温超导技术距离现实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朱佳敏也认为,室温超导确实是一个人类不想放弃的梦想,不过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要理性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彭晓燕 翟静 陈昱卉)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