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这家肺科医院已有近90年历史了,您知道它的由来吗?

旧时光里的上海滩

邱力立

2020-03-18 16:46

位于上海杨浦区政民路507号的上海市肺科医院是一家有着近90年历史的肺病专科医院,步入其间,一片亭台楼阁绿荫环抱之地即刻映入眼帘,一股沁人心脾之风顿时迎面而来,而有关这片“绿地”的历史,我们还要从100多年前江湾地区的一场大工程说起。


上海市肺科医院中的“绿地”


熟悉上海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在上海的东北角有两条名为“东体育会”与“西体育会”的马路,这两条马路名字的由来与20世纪10年代在江湾地区建造的一个跑马厅有关,时光回到20世纪初,当时在上海日益火爆的跑马比赛中依然没有华人的一席之地,洋人们的这一“傲慢之举”引起了一位豪门公子的不满,他就是“五金大王”叶澄衷的四公子叶贻铨(字子衡),据由薛理勇主编的《上海掌故辞典》一书中所述:叶贻铨由于爱好骑马,故申请参加跑马总会,但未被通过,后叶氏又设法参加香港赛马会比赛,返沪后想援例加入跑马总会,仍遭拒绝,叶氏一怒之下,便于1909年集资在江湾购地1215亩建造了跑马赛场,1910年动工建造,1911年竣工开赛,后又有扩建。


江湾跑马厅竣工后开始逐步在当时的华人圈中产生影响,为了方便在赛马期间的交通往返,于1911-1917年之间在当时的江湾地区曾先后修筑过多条通往江湾跑马厅的马路,而这些马路中又以老体育会路(西体育会路)与新体育会路(东体育会路)两条最为知名且一直被使用至今,这也就是如今东西两条体育会路最初的由来。


除了以上这些位于江湾地区的马路外,江湾跑马厅的开办还与如今横跨黄浦徐汇两区境内的一条知名马路也有着很大的关联,这就是南昌路。南昌路自雁荡路以西段过去曾被称为环龙路,“环龙”(Vallon)是一位法国飞行家,就在江湾跑马厅1911年开赛的那天,环龙驾驶着他的飞机在跑马厅上空进行了环行助兴表演,据说这也是飞机第一次出现在上海的上空…环龙后因在飞行表演时飞机故障而不幸殒命,后来法租界公董局为了纪念他故将新辟筑的马路命名为了“环龙路”。


在江湾跑马厅积攒了一定的人气后,叶贻铨为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前往观赛于是便在跑马厅的东北角处继续购地并建造花园以作为跑马赛赌客们的娱乐休闲场所,这处花园也就是文首所提到的位于肺科医院中的那片“绿地”,因花园投资人为叶贻铨,故而这一片也就被俗称为了“叶家花园”。这座花园据说费时近十年精心打造,其间除了建造有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以及造型精美的中西风格建筑外,还设有弹子房、电影场、舞厅等游乐设施,故时人也称之为“夜花园”,花园一经开业便迎来了众多客人的光临,其知名度曾一度与犹太富商哈同的爱俪园与大亨黄金荣的黄家花园齐名。


“叶家花园”旧址中的西式建筑


“叶家花园”旧址中的亭台楼阁


正在叶贻铨继续规划着他的“宏图大业”之时,“叶家花园”的喧嚣却引来了与之相毗邻的英商祥茂肥皂公司老板的不满,在这位洋大班向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后,“叶家花园”的繁华最终昙花一现,不得不被迫接受勒令停业的命运。但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叶家花园”这次“落幕”的数年后,一段“师生之谊”却又使得这片花园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从此惠及到了更多的普通民众。


颜福庆,我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与公共卫生学家,他早年曾在圣约翰、耶鲁等名校攻读医学,回国后又曾先后参与创办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的前身)、中山医院等,为中国医学教育事业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33年叶贻铨为了支持恩师颜福庆医学教育事业(叶贻铨早年在圣约翰大学就读时曾与颜福庆有师生之谊)的发展遂将已空置的“叶家花园”捐献了出来以作为肺病疗养院基地,后来学校为了表示感谢特意在为该肺病疗养院命名时使用了叶贻铨父亲的名字“澄衷”,这也就是现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前身“澄衷肺病疗养院”的由来。有关这段“师生之谊”的具体经过,在由丁言鸣所写的《探访叶家花园》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有一次师生(颜福庆与叶贻铨)见面时,颜向叶谈及能否借用叶家花园,筹建一所专门医治肺结核病人的医院。当时肺结核病被视作不治之症,颜福庆的忧民情怀令叶贻铨深为感动,于是便慷慨表示:老师何言借字,我捐给老师就可以了…经过几个月筹建,一所专治肺结核的医院于1933年6月15日正式成立…据叶贻铨之孙叶惟美回忆,国民政府(为此事)还给叶家一枚纯金的大奖章。


“澄衷肺病疗养院”旧址


除了叶贻铨以外,老上海犹太富商嘉道理家族对于“澄衷肺病疗养院”的贡献也值得一提,颜福庆为了感谢嘉道理家族对于医院的资助,还特意将医院内的一幢大楼取名为了“嘉道理”。


“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江湾跑马厅遭到严重破坏,“澄衷肺病疗养院”所在地块也被日军占领,侵华日军头目岗村宁次与土肥原等曾一度僭居于此,后该院于抗战胜利后被收回并于1947年4月重新恢复收治病人。1950年4月,“澄衷肺病疗养院”正式划归上海市卫生局领导并于1959年改名为“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后又再次改名为“上海市肺科医院”至今,无数身患肺疾的病人在此得到了有效的医治并康复出院。


-END-


本文亦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王阳明66 说上海”。集笔者邱力立“数年走访收集总结之精华”的《觅.境—旧时光里的上海滩》已与广大读者见面,现各大网店有售,大家如感兴趣可以关注,如需要我的“签名本”也可在公众号“王阳明66 说上海”中进行留言,谢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