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智能大屏院线发布 纪录片市场添新动力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舒曼

2019-06-03 08:02

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快速增长,给纪录片走进电影院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自2016年起纪录电影市场迎来高速增长,中美合拍片《我们诞生在中国》票房达6654万。2017年的《二十二》则以1.7亿票房创造院线纪录片首次单片破亿的历史记录,标志着纪录电影在院线进入亿级市场。在一种“纪录片的春天来了”的乐观情绪影响下,人们普遍对2018年纪录电影寄予更大的期待。


然而,2018年的纪录片院线市场表现却远未达到这种期待。《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指出,2018年院线上映16部国产纪录电影2部进口片,年度总票房5.34亿元。其中4.8亿属于《厉害了,我的国》,其余17部影片共享10%票房,累计5330万。其中仅有《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获得了2057.6万的票房,其余的影片票房均止步在几百万。从这个角度看2018年院线纪录片市场,可以说跌幅很大。


面对如此繁复多变的院线市场,中国纪录电影院线发展之路显然并不平坦。但纪录电影和纪录片在类型、题材和主题上日趋丰富和多元,创作主体和受众边际也在不断扩展。对于国内大部分尚未习惯走进影院看纪录片的观众而言,他们更熟悉的纪录片的打开方式是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根据独立第三方数据技术公司AdMaster特别发布的《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中显示,超过68%的受众观看纪录片以放松心情、扩充知识面为目的,睡觉前是观看纪录片的高峰时段。因此,连接互联网与千万户家庭观众的智能大屏端无疑将有望成为纪录片市场的新蓝海。

6月2日,在苏州周庄市举行的第四届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上,“秧纪录”智能大屏院线正式发布。



智能大屏终端、丰富的优质纪录片资源以及在业内的权威影响力正是央视网此次推出“秧纪录”智能大屏院线的几大核心优势所在。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4月发布的智能大屏数据来看,互联网电视已经拥有保有用户量4.2亿的扎实规模。智能大屏市场潜力巨大。

央视网纪录频道负责人指出,“秧纪录”智能大屏院线将坚持大屏优先、内容为王,探索纪录片市场增长新方式、建立新机制。通过进一步深化和细分服务场景,将国内外优质纪录影像资源集纳到智能大屏端,通过互联网电视将优质垂直内容的用户和内容聚合在一起,用大屏打通想要在家中观看高品质纪录片的用户与苦于无法有效将作品传播到目标用户的创作主体之间的壁垒,通过大屏输入家庭的方式一步解决双方痛点。同时形成新的内容产业链接方式,让大屏付费纪录片成为可能,为多方创造价值。

作为“秧纪录”智能大屏院线启动后的首个动作,央视网将推出“秧纪录大屏扶持计划”。央视网纪录片频道负责人表示,“‘秧纪录大屏扶持计划’服务于纪录片人、优秀纪录片作品。经过我们甄选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根据评估等级,一部分作品可进入“秧纪录大屏”实现用户免费观看;一部分作品将通过用户付费收看的方式获得收益,第一年在付费分成中央视网所得的相应部分全部分给片方用于扶持和鼓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舒曼 编辑:傅群)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