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视频 | 重逢亚洲象:化冲突为共存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涛 史韬 张琦

2022-02-04 19:44

去年夏天,一群出现在昆明城市边缘的野生亚洲象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们为何离开保护区北上?旅途的目的地又是哪里?类似这样的问题,引发了无数猜测。最终,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这群亚洲象还是转头南下,回归家园。



而在去年11月之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护站站长则得,就再也没有听说过北上亚洲象群的消息。尽管布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不止一次拍摄到亚洲象的身影,但经过辨认后发现,它们都不是出走昆明的“短鼻家族”。则得现在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短鼻家族”已经回家了。

事实上,对则得和管护站其他工作人员来说,到处溜达的亚洲象,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对于“短鼻家族”的超常规旅行,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陈继铭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其实亚洲象迁徙的现象,每年每个月都会有,一般是不会去进行人为干预的。

也正因为如此,从2020年3月便开始北上的“短鼻家族”,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直到去年,它们越来越接近昆明时,才引发了舆论关注。75岁的杨来英家住昆明市晋宁区。去年6月,她躲在房子二楼,亲眼目睹象群闯进家门,吃掉了玉米等谷物。老人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活了一辈子,这样的经历还是头一回,吓得她大气都不敢出。



通过柔性路线引导和沿途防范保护,去年8月,出走整整17个月的“短鼻家族”终于回到了老家。然而,这场旅行的终点并不是一个句号。它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亚洲象与人类伴生共存的问题愈发凸显。由于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活动范围广,近年来,亚洲象进入人类生产生活区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为减少人类与亚洲象直接发生冲突的几率,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大了保护区内栖息地的修复力度,同时还在保护区和外围建设了专门的“大象食堂”。比如,在普洱市六顺镇,当地规划了4000多亩田地,每亩补助200元,鼓励农户分时段、分季节种植亚洲象喜欢吃的食物。



此外,为了减少亚洲象活动导致的经济损失,云南省早在2010年便启动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试点。截至2020年,累计赔付亚洲象肇事损失共计1.73亿元。2018年,西双版纳州还在勐海县率先建立监测预警中心,目前用户已超20万人,发送监测预警信息2万多条,成功避免了400多起“人象冲突”事件。不过,当地林草部门表示,这些举措还只是停留在“兵来将挡”的层面。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林草局副局长刀建红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下一步要开展科学研究,对亚洲象的习性、生理特性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积极努力地探讨一套人和野象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涛 史韬 张琦 编辑:王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