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网贷监管细则征求意见 首提退出机制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英

2017-06-01 17:56

随着北京、广东等多地相继出台网贷监管细则,上海的细则何时落地,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今天,上海的网贷监管细则正式披露,并公开征求意见。与其他各地的实施办法相比,上海出台虽晚,但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兼顾各方利益、略显宽松。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各区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并首次提到了P2P平台的退出机制。




根据征求意见稿,P2P平台的备案流程,与之前小贷公司的备案流程相类似,不过更加严格。平台首先要向注册地所在的区级监管部门申报,随后要在指定媒体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公示,待区政府出具明确意见后,再到市金融办备案和公示。前后所需时间大致需要5到6个月。备案后,平台需要每月、每季度、每年向监管部门上报经营情况。

融道网副总裁郑海阳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监管要求上报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客户、交易量、坏账情况、逾期情况,以及多项能够反映平台的真实交易情况的数据。这个对我们的工作量来说,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是大大提高了监管部门对我们网贷平台的了解深度。”

绷紧合规的弦之余,办法也给予P2P平台缓冲空间。比如备受关注的银行存管以及办理ICP证,并不是备案强求资料,而是可以在备案后6个月内完成。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存管银行需要是"在本市设有经营实体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这对前段时间积极开拓业务的一些城商行来说是一种打击。

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方案参与者孟添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办法中这一项规定,对一些中小型银行、特别是一些新批的银行,肯定会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现在有一些新的互联网银行都在做存管业务,这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而在备受关注的监管方面,上海的办法至少涉及金融办、银监局、央行、通信管理局、公安局等7个相关部门,同时各区政府是第一责任人,从而真正落实"谁引进谁负责"。在政府监管之余,还引入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监管。

“这次不仅引入技术和数据监管,比如说要求有电子存证,还要求P2P平台加入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同时,还有更多的第三方参与监管,落实之后形成政府部门牵头,很多社会的第三方包括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第三方共同进行业态治理的局面。”孟添表示。

区别与其它地区的办法,上海首次提出退出机制。因为虚假备案、严重违规、取得备案6个月内未开展或者连续6个月未开展网贷业务、拒不落实监管等情况,将被注销备案登记。

一家P2P平台的负责人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之前大家可能有侥幸心理,认为备案过了可能就万事大吉。但是现在看来,备案过了可能并不是非常保险,一旦出了违规事件,市金融办以及银监局都可以取消备案, 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万事大吉。”

目前,上海各区政府已经做完多轮摸底排查,各家网贷平台也正在积极整改。业内估计,办法正式出台后,会有一大批P2P平台将被淘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英 编辑:朱永斌)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