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视频 | 家门口的公共阅读,打造儿童“爱阅之城”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邱旭黎 章海燕 刘奕宁

2024-05-23 19:54

《2023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少年儿童活跃读者超过28.4万,5到11岁读者成为本市少年儿童阅读的主力军,0到2岁少儿读者卡办证人数急剧上升。为了让更多孩子和亲子家庭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阅读服务今年,全市要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首次纳入上海为民办实事项目。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到底什么样?



苏州河畔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今年2月焕新后,成为了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未央学馆。300平米的空间内,有1000余册儿童读物,还配有古风几案、蒲团,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读经典,还可以着汉服、习礼乐。“从小让孩子接受中国文化传统的礼仪,让他们知道汉服,还有国学的文化,这也是很好的熏陶。”


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副主任胡英霞表示:“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类的社会组织,我们觉得就是传统文化的推广,它不仅需要从上至下推动,更需要从下而上响应,也希望我们的辐射面会更广一点。”



而就在去年,这里还只是一个简陋的市民活动室,街道在征求了居民意见后,决定与社会组织携手,把这里打造成儿童阅读空间,给更多家长多一个遛娃好去处。“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样把这样一个场地,有更好的多功能发挥,同时又结合‘一江一河’的特点,怎样融入到城市漫步当中。”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滕毅回忆。


今昔对比


也有家长觉得:“在遛娃的同时还能参加活动,能够有一种亲近孩子的方式,对家庭来讲也是挺好的事情。”


除了这样腾挪改造出来的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上海还在充分挖掘已有的社区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为更多青少年朋友提供阅读场所。午休时间,通过这个侧门,格致初级中学的的学生,就能直接进入南京东路街道的社区图书馆选书、阅读。“社区图书馆的科技类书籍更新是特别快的。”“这里和上海图书馆打通了,非常方便,想看什么书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学生们说道。



这个由格致初级中学与南京东路街道联办的“城市书房”,是上海首个学校、社区联办的图书馆。两个图书馆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空间相通,仅有一门之隔。学校图书馆周一到周五开放,社区图书馆则是工作日下午3点后,周末全天开放,时间上也是无缝连接。


据格致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黄岳平介绍:“这里设置了这个人脸识别的门禁卡,居民一般进不了学校,这样保证了学校的安全,这是一个单向通道,学生可以从学校进入社区图书馆。”



两个馆内的书籍、活动资源也实现了共享。“社区图书馆提供了更多人文方面的图书,上图也好、黄浦区图书馆也好,社区图书馆几个地方共同来提供图书资源,学生的图书投放面就很大了。”黄岳平说道。


据统计,2023年,上海市少儿图书外借总册次超过1506万册次,全市少儿图书外借总人次超过216万人次,占公共图书馆流通量占比过半,少儿阅读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目前,首批20个上海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已充分融入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方研翔对此表示:“除了本体的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的主图书馆之外,我们会在不同的地方设立分图书馆,分的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能够把覆盖面做到全域。”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杨燕娜也称:“通过资源的辐射,给大家提供非常多的展陈资源、展览资源、书目资源、活动资源,给大家共同点单,到十月份就有一百家,这样有更多亲子家庭和小朋友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公共阅读服务。”



上海的图书资源相当丰富,优质的资源通过区级图书馆总、分馆机制,也能流动到各个家门口的阅读空间,希望通过少儿阅读的全域、全城服务体系的建设,能让孩子们就能方便的找到喜欢的阅读空间,打造儿童喜爱的“爱阅之城”。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王卫
摄像: 张鹰 孙明 周颢珺
责编: 李吟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