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上汽十年向“新”路
看懂上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宋懿李瑶金普庆陈弋洪焕铨
2024-05-25 01:25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镇,一批国内龙头车企集聚上海,紧抓发展机遇、发力技术创新,在多个关键领域占据领先优势。5月24日晚,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拉开大幕,2.0版“技术底座”、新固态电池等惊艳亮相,用硬实力诠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全球”的秘密。十年磨一剑,只为“弯道超车”,中国新能源车如何继续“向新”前行?东方卫视《今晚》节目特别栏目“看懂上海”邀请了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与上海智能汽车融合创新中心总经理贡俊,一起讨论。
深耕新能源赛道 上汽交出“十年答卷”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正式发布面向“新赛道”的新一代底座技术。依托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上汽“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技术底座”是指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架构解决方案,也是新能源车真正的技术壁垒。而上汽此次发布的“技术底座”2.0版,“智能化”是一个重要关键词,依托这一综合架构,固态电池、电机电驱电控“三电”核心技术等全面升级。
其中,首次亮相的上汽第三代全固态电池,除了不再需要铝壳的保护,它的含液量也已经降至真正的0%。而星云纯电2.0系统化平台和银河全栈3.0方案则通过电信号或以太网的虚拟连接,解除了车辆底盘的杠杆物理连接,彻底打破传统汽车的性能“天花板”。正是这些智能技术,共同支撑起了上汽“技术底座”2.0版的全新体验。
此外,在混动新能源汽车领域,此次上汽也依托2.0版“技术底座”,发布了全新的“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将每升油的油电转化率提升到3.75度左右,比传统模式提升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5月24日这天发布一系列重磅技术,是上汽交出的一份“十年答卷”。十年前的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汽集团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增长点。
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上汽集团“十年磨一剑”,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上汽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上汽星河”氢能源专属架构等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等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今年一季度,上汽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1万辆,同比增长47.9%,位居全球行业新能源车销量头部阵营。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上汽牢记习主席在视察时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殷殷嘱托,过去十年中,在新能源这个新赛道上不断加大转型发展的力度。而市场可以检验转型的成果,去年,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售112.3万辆新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上汽集团去年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是10年前的18倍。
祖似杰还提到,上汽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的比例已经超过55%,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已经在新赛道上引领集团的发展。而“七大技术底座”作为凝聚上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助推集团引领行业发展。
看到当天发布会上发布的一系列新技术,上海智能汽车融合创新中心总经理贡俊感慨道,这是上汽集团在科研之路上不断拿下“拦路虎”、啃下“硬骨头”,厚积薄发的结果。而上汽的“七大技术底座”就是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印证。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上汽集团还表示,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并于2025年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要知道全球研发比较早的日本丰田,其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时间预测将到2030年以后。因此,上汽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俊说道。
向“新”十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
新能源浪潮中,中国车企反向技术输出,备受关注。
最近,上汽集团就与全球老牌车企奥迪深化合作,共同启动全新智能数字平台ADP。这个平台融合了上汽、奥迪两家整车厂各自最核心的技术研发实力,将诞生双方联手打造的多款智能新能源汽车。目前,首批量产车已确定为3款SUV车型,最快在2025年年底前就将上市。奥迪方面透露,新车型中,车机互联、智能驾驶、固态电池、能耗转化率等多方面的技术都将来自上汽。
贡俊表示,上汽和奥迪合作得益于我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赛道上的快速发展。40年前,上汽和大众的合作,拉开了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序幕,那时候时我们引进人家的技术。而如今经过汽车人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从上游矿物原料加工、动力电池到下游整车的完整产业链,而且在每个产业链环节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有力助推了中国车企反向技术输出。
贡俊进一步指出,上汽和奥迪所推出的ADP平台,实际上是把欧洲传统汽车设计和我国电动化、智能化的最新技术结合起来,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
从过去外方出技术我们出市场,到现在技术领跑全球,这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一个缩影。当前,全球汽车正在加快步入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时代,中国车企如何紧抓产业发展机遇、占据领先优势?以上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新”10年发展,给出了答案。
轿车、跑车、SUV……十来年,上汽旗下多款新能源智能汽车悉数登。而就在上月25日,由上汽集团共同参与打造的全球首辆氢燃料增程汽车亮相北京车展,吸引了众多目光。据悉,这款氢燃料增程汽车同时提供超过250km的纯电续驶里程和超过1000km的最大续驶里程,更有望实现“可氢可电”的氢能和电能双重驱动。
而以上汽为代表,十年来,通过持续研发和产业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技术创新领域站稳了脚跟,并形成自身优势。
从年销50万辆的大众朗逸,到曾经的互联网爆款RX5系列,再到如今MG的多款爆款车型……中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培育出自己的设计语言体系和风格,与全球车企正同场竞技,产业规模也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正是在新能源汽车上主动的积极创新求变,让中国在这一领域,由跟跑者变为领跑者。在祖似杰看来,未来的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科技生命体,是可以进化、成长的。而此次上汽集团的“七大技术底座”2.0版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把汽车分为“脑、身、心”三个部分。“脑就是全站软件架构,身就是整个平台架构,心就是动力系统。”因此,上汽集团将瞄准在提升固态电池性能和自动驾驶更加智能化这两个方向布局未来。
“上海制造”领衔中国新能源车出海 如何应对国际挑战?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和开拓者,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全球化的布局与融合。
今年前三个月,上汽在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26.9万辆,同比增长21.3%,海外销售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上汽的“出海”蓝图,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一个缩影。2023年,我国全年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进入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持产销两旺态势,在海外持续“圈粉”。1至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2.1万辆,同比增长20.8%。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在改变“中国制造、海外销售”的单一贸易模式,加速在海外投资建厂。目前,上汽集团在印度、印尼、泰国、巴基斯坦等建有海外生产基地,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建立了欧洲首座新能源汽车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广汽集团则加速在缅甸、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海外工厂建设。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同时,欧美实施的“围追堵截”,值得警惕。当地时间5月22日,在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开幕前,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就开始操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言论,称G7和欧洲要团结一致,以应对包括电动汽车等在内的中国进口产品“充斥欧洲”。
相隔不到一天,美国财长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G7会议将讨论中国电动汽车等所谓“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她还力挺一同对中国主导的产业政策竖起一道“反对之墙”。
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等也在不断加码对华加征关税的力度。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宣布,自8月1日起对中国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从25%提升至100%。据测算,100%关税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起价达到约5.4万美元以上,而在美国一辆2024款丰田汽车的售价只要2.5万美元。
贡俊指出,正是有了较完整的新能源车产业链体系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在全球非常亮眼,所以也导致一些国家威胁加税和制造言论陷阱。但即便面各种各样的挑战,只要我们仍坚持自主创新,在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甚至芯片研发等方面不断投入,就一定能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祖似杰表示,对于上汽来说,一方面要做好“内功”,把产品打造成能够符合全球全天候、全气候、全场景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则要继续坚持高水平开放,推动与世界各国合作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让我们的产品,我们打造的产业链,不仅能创造产值,更能促进就业,助推当地发展。“我们的理念是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希望大家在新赛道上一起进步,一起发展。”
编辑: | 方菲菲 |
责编: | 杨龙跃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