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区校企深化合作 为申城东北角添“科创引擎”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戴晶磊

2024-05-30 21:55

大学如何赋能城市发展?城市又如何滋养大学建设?今天上午,杨浦区政府、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城投三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一场城市与大学间“双向奔赴”之旅,共同发起成立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



仪式现场,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上海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曙杰,上海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庆江,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共同上台推杆,正式启动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建设。



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究竟是个什么“谷”?据介绍,创新中心由杨浦区政府、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城投三方共同发起,采用“政府引导、高校支撑、市场主导、开放运作”的模式,围绕杨浦“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聚焦复旦理工医等学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一批产业项目积聚,为区域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首批入驻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的项目团队现场签约,包括8个项目和2支基金,分别是——彭慧胜院士团队的新质纤维器件项目,颜波教授团队的基于融合知识AIGC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项目,肖仰华教授团队的领域认知智能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王守岩研究员团队的智能神经电子药物项目,商慧亮教授团队的智能农业机器人项目,徐丰教授团队的面向智能座舱、高级辅助驾驶和低空经济的毫米波智能感知项目,陈迟晓研究员团队的基于存算一体的大模型芯片项目,关冰涛研究员团队的新一代氘代化学品制备技术和产业化项目,大数据和类脑研究领域“前孵化专项资金”和生物医药领域“三复前孵化专项资金”。


以打造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为契机,复旦大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三方还共同签署框架合作协议,通过全方位深化区、校、企的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区域科创能级,汇聚更多创新要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育形成高校成果从研发、转化、孵化、落地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致辞中指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大学履行创新使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赛道。复旦与杨浦、上海城投合作共建“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是三方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培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举措。未来,三方将合力把“未来谷”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改革的试验田。



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则表示,在高水平建设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过程中,杨浦将当好“后勤部长”,全方位深化区、校、企协同创新,不断激发区域人才活力,以完备的要素保障助力企业成长壮大、产业集聚发展,将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全力打造成创新成果转化之谷、创新产业集聚之谷及创新梦想成就之谷。



上海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曙杰在致辞中表示,城投集团作为上海功能保障类龙头企业,将以三方合力打造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为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助力科创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生态体系建设。重点规划打造湾谷科技园三期,落实展厅、众创空间和落地项目的载体,进一步发挥金融投资平台赋能支撑,投资支持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进一步发挥高效能统筹功能,加强园区配套服务资源的打造和引入,为创新中心的运营和招商、人才引进和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随后举行的“城市的大学 大学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座谈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彭慧胜主持。来自产学研各界的5位嘉宾围绕打造科技策源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主旨演讲和交流。

编辑: 戴晶磊
通讯员: 殷梦昊、丁超逸
责编: 李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