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浦东30周年庆祝大会,他向总书记汇报这份成绩单
快看上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慧莹
2020-11-11 20:26
1999年,36岁的刘宏怀揣冲劲与梦想,来到了浦东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上,扎根于外高桥保税的开发,21年不遗余力,这位“老开发”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见证了外高桥最初的开拓艰辛,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他又带头探索区域转型发展。如今,刘宏已成为300亿资产国企掌舵人,而外高桥,也已成为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刘宏走进外高桥后的第一个职务,是外联发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招商引资、见客户、引项目、跑工地,十多年来,他走遍园区每个角落。很多人说,刘宏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2016年他离开外联发公司时,公司资产总额和净利润十年间均增长了5倍。
在外高桥,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被熟知: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最终成为营运中心;一个不起眼的实验室,发展为全球总部……全球知名的新药研发生产赋能企业药明康德,20年前,它在外高桥的起步,就是一间650平米的实验室。在企业眼里,老朋友刘宏总能感知企业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功能创新。
“外高桥这三十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经历了不少,我们始终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说,“三十年来我们始终不变的理念是,靠近世界去思考,营造与世界接轨的营商环境。”
2008年,全球经济大危机。那一年,刘宏已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由于当时外高桥保税区的企业大多从事的是面向国际市场的进出口及加工业务,受欧美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外高桥成为了当时金融危机的重灾区。
2009年2月,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美国英特尔公司决定关闭其设在外高桥保税区的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这一举动令刘宏感到十分意外。
“即便当时挽留不了,我们对于他们搬迁时的需求也没有不闻不问,而是专门安排了人负责帮助英特尔工厂处理保税的生产设备出区等难题。” 外高桥人的“大度”服务让英特尔公司做出了新决定:把贸易部分继续留在外高桥。直至今日,英特尔贸易公司一直在外高桥稳步发展。2019年,英特尔贸易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的进出口额达到了834亿元人民币。
一场危机,让刘宏团队正视到区内经济形态的短处。“危机促使我们对保税区下一步发展规划做出了调整,那个时候就开始筹备启动‘亚太运营商’计划”。刘宏说。
亚太运营商计划,目的是把有条件的区内企业,培育成为集团总部全球供应链的亚太区枢纽,一批跨国企业的业务从最初的单纯销售,向研发、维修、检测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外高桥挂牌成立,刘宏同志抓住机遇,探索区域转型、提升产业能级。一批新兴产业与平台由此诞生:数据灾备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及文化贸易、酒类、钟表平台等。
数据灾备中心就是外高桥集团股份在金融危机后做的尝试——引导国外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把部分数据备份放到这里,以此降低成本。目前,工行、建行、农行、上证所、盛大网络的等数据备份中心皆落户于此,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万国数据也在此成长茁壮。
如今,外高桥已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国际贸易投资的枢纽节点。在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保税区企业和223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进出口业务往来;2019年,保税区商品销售总额和税务部门税收,在全国150余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占据半壁江山,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9043.8亿元,主要进口商品中,有8类商品进口额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额比重超10%。今年,伦敦《金融时报》旗下的FDI杂志对全球1200多个自由区的排名中,外高桥保税区综合评分名列第四。
“在每一个区域发展的历史时期,他都把握了对外开放的相关的经济趋势和导向,按照国家开放的战略,精心布局整个区域的规划,积极推进相关主导产业的发展。”同事这样评价刘宏。
2016年2月,刘宏成为外高桥集团股份掌舵人,他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外高桥保税区的10平方公里,他要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慧莹)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