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2000多年前的贵族吃什么?考古还原“餐桌一角”
看现场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5-05 16:03
有人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那么在两千多年前的关中地区,祖先们的饭桌上可以有哪些选择呢?
在西安曲江登高路北段与公园南路之间的这块区域,原本属于北沈家桥城中村改造补充用地项目,自2020年8月起发掘至今,竟发现有古代墓葬超千余座。此处地形高亢,是古人理想的墓地。近日,一处甲字型墓葬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胡春勃介绍,墓葬形制是南北向的甲字型墓葬,带长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墓道大概长16.8米,墓室宽4.1米,长5.3米,都是砖砌的。
这处墓葬南部约4公里为汉宣帝杜陵,应当与西汉时期杜陵有密切关系,墓主人很有可能是生前居住在杜陵邑内的贵族或官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胡春勃表示,这个墓葬最重要的发现在墓道的北端,东西两侧都各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耳室,当时从封存的情况来看,保存的相当完好,没有经过盗墓。最里面是这个以彩绘陶器和原始瓷组成器物组合,中间呢是以织物和编织品叠压摆放的形式,最外侧以敞口袋形式存在的状态。
这座甲字形墓葬由墓道、耳室、墓室组成,墓室被盗墓者破坏严重,而墓道北端的耳室则是躲过一劫。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胡春勃表示,这些器皿里边能看到的有彩绘的陶器,上面有明确的纪年,大概是西汉晚期成帝时期,建始二年几月造,初步推测应该下葬的时候和皇帝的赏赐有关,还有十几件原始瓷器。中间是编织物编织的布口袋存放,上面是苇草编织的包裹的形式,打的丰字结,用的是红色的丝织物,固体的食物。最外侧敞口的袋子,及时把样品提取了分析。这一块是大麻麻子用于榨油,这一款是黍,黄米,这个包裹里边粟,小米。
建始是西汉汉成帝时期年号,公元前32年到前28年,共用了四年零两个月。考古专家介绍,距今2000多年前关中人餐桌的一角,稻、黍、稷、麦、豆这五谷已经很普遍了。随着杵臼、磨等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谷物面粉制成的主食,改变了人们以前食用干饭和粥的习惯,面食的做法十分多样:用水煮称为“汤饼”,用笼蒸称为“蒸饼”,用火烤的称为“炉饼”。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胡春勃介绍,关中地区历年来的挖掘这种有机质的文物很难保存,对于研究西汉中晚期丧葬习俗,人的饮食相关研究帮助很大。
(素材来源:陕西都市青春频道 编辑:刘喻斯)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