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9″
环球交叉点

视频 | 从合理反击到千夫所指 以色列何至于此?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4-10-11 18:39

去年的10月7日,哈马斯发动了“阿克萨洪水”行动,以色列则发起了“铁剑”行动,新一轮巴以冲突就此爆发。如今,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外溢效应持续蔓延,地区热点交织共振。以色列“七条战线”铺开,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不断激增。以色列“四处开火”引发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激起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从合理反击到千夫所指,以色列如何一步步走到目前的境地?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王震、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赵伟明和主持人袁鸣在《环球交叉点》节目上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王震: 最近我看到一个评论,说以色列硬生生把一场正义的战争,变成了一场千夫所指的战争。我想这就是冲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开始以色列可能只是报复哈马斯的攻击,是有它正义的成分的,但是打到现在,加沙已经死了四万多人,这还叫自卫吗?这就变成一种集体的惩罚,而且死伤者中很多是无辜的平民,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的不满和反对,联合国一直在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以色列就认为,国际社会好像没有人理解它,它恼怒、不满,甚至要否定联合国的机制。我个人觉得,这个行为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以色列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联合国分制决议基础上的国家。如果以色列把联合国都否定了,那么以色列立国的合法性从哪里来?


王晋:以色列的安全观已经变了,它对于外部的威胁感知变得更脆弱,它的反击也更过度。我们如果把以色列在2023年10月7日之前的行为与现在相比,它明显反应和反击烈度都增强。另外,过去大家倾向于认为,伊朗能够控制它的“小兄弟”。经过过去几个月,大家忽然发现,这些“小兄弟”有很强的自主性,说打以色列就打以色列。打完之后,伊朗因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还要公开表态支持。所以大家会发现,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双方在算计彼此的时候,容易出现非常大的误判,这种误判一旦升级,可能就会把所有各方都最终卷进来。


赵伟明:我觉得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几次中东战争以后,尤其是在巴以和平的希望消失以后,整个以色列社会坚决地向右转,老百姓和巴勒斯坦人一样,都觉得和平是无望的,唯一的手段就是用强硬的手段,从根本上消除对以色列的威胁。如果内塔尼亚胡还想做稳总理的位置,必须满足老百姓对安全的追求,把最大的“大哥”拖下水,也就是美国。从它目前做的一些战略部署来看,主要目的就是把事情搞大,并且把“大哥”拖下水。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不管以色列把事情搞得多糟糕,一定会帮忙收拾烂摊子,帮以色列兜底。

编辑: 应鋐
责编: 左禾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