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
东方番茄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毛睿
2024-03-21 09:41
夏尔雅玛可布,蒙语意为“黄羊出没的河滩”。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河东村西3公里处,坐落在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布尔汗布达山北麓,地处伊克高里河、哈图河两岸山前冲积台地,海拔约2990米,地貌为荒漠戈壁。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500~前1000年。该遗址于2009年发现并荣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8年至202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对柴达木盆地史前遗址进行系统调查,确认该遗址是目前唯一一处兼有居址和墓地的诺木洪文化大型聚落。2021年至2023年两家单位对其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
遗址分布在哈图河两岸的西北—东南两大台地,西北台地为单纯墓葬区(A区墓地),与之隔河相望的东南三角台地为居址区,居址区西南、东南方向另有两片墓葬区(B区、C区墓地)。
居址区:已探明面积10.48万平方米,核心区现存面积约3.5万平方米。核心区发掘约650平方米,边缘区域仅经过勘探和试掘。发掘确认核心区文化堆积最厚约3米,可分三个阶段,揭露有石(城)墙、木构圈栏、石砌房址、土坯墙、灰坑、火塘、灰堆及铜冶铸遗存等,显示出复杂的遗址形成过程和鲜明的聚落功能规划。发掘还出土大量陶器、石(玉)器、骨角器、铜器、木器、编织物等。
墓葬区:三片墓地总面积14余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大小不一的石围和黄土坑。结合地表踏查、考古勘探、机载激光雷达扫描、RTK定位,共确认3228座墓葬,已发掘52座,是目前所见西北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墓葬群。
A区墓地面积最大,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墓地面积8.12万平方米,确认墓葬2611座,已发掘38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盛行二次扰乱葬,死者下葬若干年后挖开墓穴,扰乱尸骨、重新填埋,墓葬解剖发掘揭示了这一葬俗的完整过程。大部分墓葬有双重木椁,部分保存有清晰榫卯结构或彩绘痕迹。随葬器物丰富,陶器、铜器、装饰品数量较多,也有少量漆木器及动物随葬。B区墓地确认454座墓葬,已发掘11座。埋葬形式与A区一致,但形制较小,仅有单椁,随葬少量陶器、铜器和树皮制品。C区墓地确认163座墓葬,已发掘3座。墓葬均为小型竖穴土坑石椁墓,皆为二次葬,随葬零星陶器和树皮制品。
目前该遗址已开展年代、古环境、生业经济、手工业技术、文物保护等共20余项专题与综合研究。
研究表明当时为高山荒漠—绿洲镶嵌环境,主要种植大麦及少量小麦、黍,饲养绵羊、山羊、黄牛、狗、马等,反映存在较大规模农牧混合经济,同时以采集狩猎野生动植物为补充。特殊干旱条件下的皮毛编织物、木器等保存完好,以及大量铜器、玉(石)器、铜冶铸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丰富材料。相信随着后续多学科研究的深入,诺木洪文化的年代分期、聚落形态、生业经济、手工业技术、人群结构等全方位信息必将更加丰富。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是已知面积最大、资料最为丰富的诺木洪文化大型聚落,也是继搭里他里哈遗址试掘后六十多年来对诺木洪文化遗址的再次系统发掘。它的发现极大丰富了诺木洪文化内涵,实证了柴达木盆地三千年文明史,其主要收获和意义有以下三点:
柴达木盆地大型农牧聚落:遗址首次揭露出柴达木盆地功能复杂、面积最大的史前大型荒漠绿洲农牧聚落,为全面研究诺木洪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实证,是探讨早期人群适应定居高原荒漠环境的珍贵样本,也为现代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环境和谐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西北地区史前最大墓葬群:三片墓地共3228座墓葬,是目前西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墓葬群。极度盛行的二次扰乱葬,为探讨墓葬埋葬及扰乱过程、仪式信仰等提供了丰富材料;三片墓地排列整齐,规划明显,是研究墓葬布局、人群结构和亲缘关系的重要资料;不同墓地墓葬形制规模已显示出等级差异,为揭示柴达木盆地乃至青藏高原史前社会分化提供了绝佳案例。
早期高原丝路的关键节点:遗址汇聚了多元文化因素,有源自西亚地区的麦类作物、马牛羊,欧亚草原风格的铜竿头饰、菌状铜器,中原及北方地区的黍、彩陶、漆器及双重木椁葬具,南亚大陆的红玉髓珠,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暖水区的海贝等遗存,丰富的物质交流活化了早期高原丝路的历史场景。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的发掘展现出柴达木盆地的文化十字枢纽地位,见证了早期人群向青藏高原渐进式发展和古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恢弘历程,更是欧亚大陆早期农牧互动与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缩影。
编辑: | 缪心 |
责编: | 张艳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