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我要做她最后一个忘记的人…”
新闻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舒怡 吕艳 摄像:刘桂强 徐进 周若尘
2023-09-23 19:17
每年的9月是“认知症关爱月”
认知障碍,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更是整个家庭
患者的家人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照护压力
此前,小坊刚刚报道过
上海宝山区的王老伯
用长达8年的"陪伴"
给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伴厉阿婆
带来了爱与力量
其中一个细节
令众多坊友泪目
↓↓↓
失语多年的厉阿婆
看到王老伯锅里的鸡汤端过来
突然对着王老伯说出了三个字:
"当心烫!"
王老伯激动了好几天:
“当心烫三个字,比年轻人说我爱你
不知道味道要强几倍”
坊友们纷纷表示:
这三个字比“我爱你”更动人
还有众多网友分享了
照顾患有同样疾病家人
的经历和感受
大家也纷纷呼吁
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更多的爱和关心
王老伯和厉阿婆充满爱的故事
让我们感受到了
陪伴的力量、生命的坚韧
但其实,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今天
小坊再与大家分享一个
15年来默默陪伴的感人故事:
上海的汪伯伯2007年退休后
带太太崔玲娣去旅游
可就在旅游途中
发现太太时常找不到房间
买纪念品时钱也不会算了
08年,太太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
汪达民:
我很爱太太的,她一辈子跟着我,前半段她都是相夫教子,我女儿我都没有好好喂过她一顿饭,都是我太太弄的。正当我退休了,我想让她享福的时候,她得这个病,而且没法治的,我真的嚎啕大哭,我觉得老天对我不公。
经历了难过,再到接受
如今,汪伯伯已经可以
颇为幽默地表示
自己的第二学历
是阿兹海默病的照护专业
从大学“照顾亲人“专业毕业后
他已经”工作“了十五六年
在艰难的时候,汪伯伯就想
太太管了家庭30多年
就像自己看的足球分上下半场一样
上半场是太太管的
下半场自己退休了
该轮到太太休息休息
家庭的重担就交给自己吧
但照顾认知症患者并非易事
就像脑海中出现了一块橡皮擦
他们会将人生的记忆、生命中重要的人
一点点擦去
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
也会逐渐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情绪也会不受控制
汪伯伯家的镜子
就多次被爱人敲碎
汪伯伯:
我太太照镜子,要和镜子里的自己吵架呀。她只记住她年轻时候的样子,看到镜子里的人,她会问我这个老太太是谁。
不开心就要把镜子敲碎掉“哐啷铛” ,家里的东西不少给她弄坏的,我要修麻烦嘛。她这里闯祸,那里闯祸。每次都这样子问,我就把镜子都贴起来了。
汪伯伯说
自己和太太是在崇明农场认识的
汪伯伯是食堂主任
太太是仓库保管员
而一本党章,就是他们的信物
当时没有电影看
大光明电影院的《铁人王进喜》
两人看了至少有四五十遍
每当觉得难受、撑不下去的时候
汪伯伯就把两人谈恋爱时
互相写的情书拿出来
汪伯伯:
不论贫穷,不论富裕,不论健康,不论疾病,都要相依为命,相守到老,不离不弃。
那么我想现在就算是考验我的时候,所以我相信,她得这个病是不幸的,但是我要让她成为不幸的人中间最幸福的一个。有的时候看着她的呆,想想她的爱,气就消了。
汪伯伯还分享了
太太26岁生日,也是他们结婚前夕
自己写给太太的信
深夜明月当空照,仰望繁星眨眼笑。全家酣睡静悄悄,唯我灯下写诗章。我爱姑娘志不易,将皮夹轻轻的打开,将相片深深的凝视。心上人儿好姑娘,就像坐在我身边。
亲切的微笑饱含爱,滚烫的红心满胸怀,隔山隔水挡不住哟,达民与玲心相照。
想姑娘,盈盈泪花挂眼角。盼姑娘,望穿秋水无限情。爱姑娘,天塌地陷不变心。娶姑娘,满心喜悦眉上飞。
愿朝朝暮暮相处,望风里雨里作伴,同甘共苦一辈子,心心相印永不离。
如今汪伯伯加入"记忆照护茶馆"
(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
与认知症家属分享照护经验
他称照顾患病的太太
是自己最后一份工作
不拿工资的工作
汪伯伯:
我这样做,一个是我对太太是一种责任,第二个我也想让那些刚刚得病的人树立一个信心。我教给他们方法,他们看到我的太太15年来是这样的,有的人就参照我说,汪老师,你是我们的榜样。
汪伯伯带着太太在小区里散步
经常会碰到年轻人
想要给他们拍照
有年轻女孩看到牵着手的两人很羡慕
拍了照片给男朋友看
要他以后老了
也像汪伯伯对待老伴一样
汪伯伯:她慢慢的全不认识了,最后一个不认识的人必定是我,这也是我的幸福。所以我要做她最后一个忘记的人。
全世界,每3秒就会增加一个认知症患者。
在我国,已有超过1500万名认知症患者。
这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辛苦付出与悉心照料。
作为一种认知障碍疾病
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发展进程
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
主要的治疗方法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书
阿尔茨海默病
它可能会逐渐翻过书页
模糊记忆中的文字
这场病患上了,可能就是很多年
但在这场“沉默的战斗”中
患者的亲友是最坚强的后盾
爱与陪伴
就是最大的力量
记者:舒怡 吕艳
摄像:刘桂强 徐进 周若尘
编辑:李丽洁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