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视频 | 警惕西方话语陷阱!巴以冲突不是“哈以冲突”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应鋐

2023-11-15 18:33

巴以冲突持续加剧,战事已经一月有余。然而诸多西方媒体在报道这场冲突时都使用“哈以冲突”的表述。一字之差,背后折射怎样的政治盘算?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广大、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与主持人袁鸣在《环球交叉点》节目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王广大:叫“哈以”,主要是西方在用。“哈以”指的是哈马斯跟以色列,实际上是把战争缩小了。现在大量平民牺牲,都是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现在发动的战争是针对巴勒斯坦人的,并不仅仅是针对哈马斯的。“哈以战争”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马晓霖:用“哈以”不仅不能描述这个现状,还是话语陷阱。这个说法首先是以色列提出的,被西方所引用。它偷换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把哈马斯同巴勒斯坦其他的派别割裂,把加沙地带同巴勒斯坦整个被占领土割裂,这样大大降低了哈马斯军事斗争的合法性,也把巴勒斯坦人民承受的战争痛苦讲小了。巴勒斯坦派系很多,他们都是巴勒斯坦力量的一部分,这一点从政治学上必须承认。从今年前半年看,哈马斯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加沙地带,在向整个西岸蔓延。民调显示,哈马斯已经明显继续领先法塔赫。从这个角度来讲,哈马斯代表巴勒斯坦相当大的一部分民意。


王晋:可能从以色列的视角,他认为主要的交战对象是哈马斯,但是从宏观视角来看,不管是哈马斯也好、杰哈德也好,它所代表的都是巴勒斯坦民众对于以色列长期占领、长期封锁的不满。这种长期占领、长期封锁所导致的以色列单方面的垄断性优势,最终导致巴以冲突的恶果。把巴以新一轮的冲突,放在整个巴以或者阿以矛盾的框架之下进行解读,才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帮助巴以双方寻求未来永久性和平的出路和机会。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