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人见证梨园拜师礼 大武生奚中路收徒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7-11-27 10:12
下跪、磕头、敬茶、拜师,经常在古装戏中出现的这一幕11月25日却在天蟾逸夫舞台真实地发生了。现场900多人见证了“当今菊坛第一大武生”奚中路收徒的整个仪式,其中包括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以及在场观看专场演出《八大锤.断臂说书》的观众们。而这位徒弟则是上海戏曲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汪卓。
武生必学四出戏
没有人天生就是武生,那都是后来分的行当。所有戏剧演员从小学习的都一样,都要经历踢腿下腰练肢体练基本功。已经耳顺之年的奚中路也是这么过来的。因为喜欢武生,分行之后,就一出一出地学武生戏。
“作为一个演员,所有的行当都是一个慢慢磨练的过程,比较艰难,需要不断坚持。而武生相比其他文戏演员,在肢体上更受累,”奚中路说:“比如说压腿,你一天不压,它就又回去了,几天不压,韧带就发紧。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成为一个武生演员的道路上伴随着的,必然有痛苦、汗水和寂寞。”
武生学戏,也颇为讲究。奚中路介绍,作为老师要教武生四出戏:“第一出戏《探庄》, 解决你的横平竖直、功架;第二出戏《麒麟阁》,是武老生劲头为基调的戏;第三出戏《状元印》, 是武花脸为劲头的功架戏;第四出戏 《武文华》就是纯武生戏。”
十字口诀说来容易做来难
戏剧表演常强调人物塑造,而在戏曲之中强调的则是一个“劲”字。 “武老生的劲头,武小生的劲头,武花脸的劲头,”奚中路说: “我们说小生紧、旦角松、花脸撑、老生弓、武生在当中,比如小生戏,《探庄》那是一种劲头,你到了《铁笼山》又是一种劲头——你把这个劲儿掌握好了,把你所扮演的行当的特点抓住了,够六成。”
“三形,六劲,八心,无意者十”是梨园子弟的口诀,要都做到却是相当不易。其中的形就是指横平竖直的功架,占了三成。 “等你有了心境了,你的唱念做打、塑造人物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个就够八成了。”奚中路说:“所谓的‘无意者十’,那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怎么演怎么好,到了一个自由王国了。为什么有‘活赵云’‘活武松’‘活孔明’‘活鲁肃’?他就是太像这个人物了。其实谁见过武松呢,可大家就是觉得盖叫天他像武松。只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太少了,那都是真正的大家。”
奚中路《八大锤·断臂说书》
传承也需要仪式感
奚中路在外地曾教过两个学生,但他们中有人耐不住寂寞,中途改行去拍电影了。此次汪卓正式拜入奚中路门下,在奚中路看来,这是师徒二人的缘分,也可以看出汪卓投身这一行当的决心。
汪卓在读大学时,就已经开始崇拜“大王”奚中路,后因缘际会,在同学的引荐下,在《状元印》和《四平山》两出戏中又得到了奚中路的指点。“奚中路老师对待艺术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深深受益,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首先要做到的是承,承继的不仅是艺术,更是像奚中路老师这样的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执着和精神。”
一般拜师仪式总是发生在饭桌边,而这一次却特意安排了一场演出《八大锤·断臂说书》,也成为“名师传艺经典剧目传承计划”专场演出的一部分。“名师传艺经典剧目传承计划”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近几年着力推进的项目。汪卓拜奚中路为师是继上海戏校教师郭文华拜王梦云为师、杨舒雯拜叶蓬为师、潘洁华拜孙毓敏为师、石晓珺拜沈世华为师等之后的又一次教师拜名家为师的“拜师仪式”,有利于戏曲艺术传承,也让名家风范在课堂上得以延续,在师生身上得以体现。对待学生,奚中路已经做好准备将倾囊相授,“搞艺术的要有艺术良心,面对学生的时候要对得起学生,面对观众的时候要对得起观众,同时还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祖师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编辑:余寒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