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市民为世博文化公园贡献金点子:用建筑垃圾在世博文化公园内堆一座山怎么样?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汤铭

2017-05-05 12:33

随着“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金点子征集活动的知晓度与参与度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于“世博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了许多期许与建议。截至5月4日,已收集到“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意愿调查1万5千余份,金点子方案1千3百余份。



金点子方案中有不少市民提出在公园内堆山造景,以弥补上海没有山的遗憾。有提出建设市内最大的假山和盘山自行车道;有提出堆一座人造绿色山丘,设置登山道,并利用山体空间办展、开音乐会等。而在这些堆山造景的点子中,市民周先生别具一格地提出了用建筑垃圾来堆一座山的想法,它的特色体现在建筑垃圾的利用和人工塑造山体。周先生指出上海城市建设力度仍然很大,“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也在大力推进,上海每年申报处置的建筑垃圾总量约在1亿吨。建筑垃圾本就是上海城市垃圾的重头,每年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亟须找到出口,已隐隐超出了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如果可以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用建筑垃圾堆山,把处理垃圾与美化环境结合起来,成为供人观赏的艺术景观,可以说一举两得。据初步测算,堆一座底部面积500*200米,高50米的小山,按渣土密度1.8吨/方计算,大约可以消纳300万吨建筑垃圾。而塑造的山体除了让城市人在身边看到真正的山,更兼顾生态、观景和休闲三个功能,为忙碌的城市居民提供安静、娱乐的休闲场所,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一块新的“绿肺”。



市民周先生的想法确有独到之处,但有实现的可能吗?其实,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并非“异想天开”,其他城市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天津市的南翠屏公园、西安市的文景山公园等。天津市于1986年开始对堆山造景工程进行规划,后用200余万立方米建筑渣土堆建出了海拔高度50米的人造山,建成后的南翠屏公园更为建筑垃圾的处理提供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借鉴。而利用城市建筑废弃物堆山造景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举措,是资源的再生,是建立人与自然共存的良性生态空间的有益尝试。未来的“世博文化公园”里有如果能有这样一座山,应当是极好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汤铭  实习编辑:薛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