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清明祭用音乐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曦
2018-04-04 15:10
寄托哀思的小号、充满历史感和慰藉的童声合唱、小提琴独奏衬托出的诗歌朗诵……清明节前夕,一场以“紫色追忆、和平之声”为主题的清明祭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举行。深沉、凝重的音乐满怀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缅怀、对和平的祈愿。南京大屠杀部分幸存者及其亲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属及众多参观者参加了此次清明祭活动,一幕幕场景催泪感人。
小号开启清明祭序幕 幸存者家属擦拭铜像
当天清晨,当阳光刚刚升起、参观者陆陆续续走进纪念馆时,一位年轻的小号手走到国家公祭鼎前献上鲜花,随后伫立在集会广场中央,奏响了一曲《思念曲》,悠扬而深情的小号声令参观者驻足凝望,开启了这场清明祭活动的序幕。
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翠萍(已故)的铜像前,74岁的陈金凤一边擦拭铜像一边哭泣。老人告诉记者,她是倪翠萍唯一的女儿,虽然自己的母亲已经不在了,但是她记得母亲的遗愿: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历史。“妈妈,我又来看你了,我每年清明都会来看你……”陈金凤说,“你不在了,还有我,我不在了还有我的儿子、孙子。你当年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告诉了世人,希望历史不再重演。我作为你的后人,有义务继续你的遗愿。”老人告诉,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会一直坚持将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让更多人知道。记者了解到,陈金凤老人每年清明节都会到纪念馆参加悼念活动,今天她是在自己外孙陪同下来到纪念馆。她的外孙叫殷程曦,今年22岁。小殷告诉记者:“婆婆带我来,是让我们下一代见证和铭记!”
81年前的歌声缅怀逝者 家祭现场市民泪流满面
每年清明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都会举行清明家祭活动,告慰遇难同胞的在天亡灵,并以此来铭记不能忘却的历史。上午十点,今年的清明家祭在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部分幸存者及其亲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属、市民在这里为遇难的亲人、同胞献花、上香、鞠躬,表达深切的哀思。
今年已经89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上图)老人当天也来到了活动现场。老人告诉记者,南京大屠杀期间有30万人被杀害,她当时住的地方遍地都是死人。老人说:“他们死的太可怜了,我的外公外婆、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一家七口人被日本人杀害了,我当时也被刺了三刀,我快90岁了,我是死人堆里出来的,我想给他们讲句公道话,我就希望日本能够承认南京大屠杀!”
在家祭现场,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以及南京市一中的学生们组成的合唱团演唱起《南京难民曲(蚕豆歌)》。“渴望用蚕豆做早饭,蚕豆做午饭,蚕豆做晚餐……红豆蚕豆绿豆蚕豆,顿顿蚕豆……难道没听到难民在哭喊渴求,蚕豆蚕豆豆……”充满历史苦难和沧桑感的歌声,让家祭现场沉浸在哀思和缅怀之中,观者泪流满面。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孩子们演唱这首歌曲是当年一位美国牧师麦卡伦专门谱写的,歌词就是当时难民区真实的写照。1938年初,麦卡伦在国际难民区负责粮食供给,由于当时难民区内缺粮,他到上海募集到很多蚕豆,难民区的难民早中晚三餐都吃的是蚕豆。于是,麦卡伦谱写了这首《蚕豆歌》,也叫《南京难民合唱曲》。张建军说:“在今天演唱这首曲子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把今天阳光灿烂下的和平和81年前那个悲惨的时刻关联,让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下,在灿烂的阳光下,不要忘记曾经的黑暗。”
紫金草铜像旁深情朗诵 琴声诗声寄托和平祈愿
纪念馆和平广场的紫金草花园内,大片的二月兰盛开绽放。2009年4月,由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倡议并捐资塑造、象征和平的“紫金花女孩”铜像在这里落成。当《辛德勒的名单》凄婉的琴声流淌时,朗诵团诵读起诗歌《紫金花》,“古城墙下的二月兰,朱雀桥边的野草花,当红梅遭凌辱、雪松被虐杀,是你,不屈的根须,托起寒夜里坠落的星光,引爆无数紫色的焰火,焚烧冷漠、驱赶黑暗……”
在郎诵团中,有一位特别的女士——南京大屠杀历史学者、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她和朗诵者们一起,用中文颂出了“和平之声”。作为收集撰写了102个侵华日军原士兵证言的《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一书的作者,今年71岁的松冈环女士已经是第98次来南京了,她曾经是一位小学老师,在1988年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她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关注这段历史,是因为日本的教科书上这段历史是空白的,自己希望通过调查了解,让更多的世人也能了解这段历史。
现场:勿忘曾经的黑暗 珍爱今天的和平
清明祭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人员向“紫金花女孩”铜像献上白菊花。记者注意到,这一场用音乐和诗歌表达的清明祭活动引起了当天参观者的注意,他们有的安静地围观,有的举起手机拍照记录,有的参与到献花活动当中。
来自尼泊尔的提娃告诉记者,今天她是第三次到纪念馆参观,第一次参观的时候,看到当年那么多中国人被日本人残忍杀戮,自己心情很难过。来自巴基斯坦的乌玛告诉记者,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两年了,但是是第一次来这里参观。他说:“今天我从大门进来的时候,看到广场上的雕像,我伤心地哭了。我可以感受到当年被日本人杀害的30万名无辜的人他们是多么无助,他们当中甚至还有儿童、老人和妇女,这些很难用语言表达。”一位法国游客告诉记者,他觉得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上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既然来了中国,觉得有必要来看一看。他说:“参观完之后我感觉非常沉重,看到纪念馆里的种种让人深思。”自内蒙古的游客王先生说:“从纪念馆里参观完的那一刻,觉得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爱国的时候了。纪念馆的建设、内容的呈现都是一个特别好的爱国教育基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告诉记者:“纪念馆是承载一段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和世界记忆的场所,每年清明节纪念馆都会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来缅怀死难者,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今天的和平。今年我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悼念,并在后期通过新媒体传播,就是希望这个活动不仅仅在纪念馆内举行,而且能向更广大的范围传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曦 编辑:馨元)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