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户籍改革,破除“一字之差”⑤:改革细则大猜想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一凡 张银 黄伟 査家旻 刘水 李柏林 实习记者 朱书影

2016-11-26 19:41


户籍改革的复杂程度,会让众多充满“矛盾”的观点不断涌现。往往一个问题破解了,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此外,在业已进行的户改中,依然有不少遗憾有待弥补。

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认为,根据这一次户改的政策,超大型、特大型以下的城市应该实现人口的户籍互通,不能说农民换了一个地方,社保就不能跟过去。她指出,之所以珠三角社保沉淀最多,是因为它的人口红利。比如某些城市的农民到珠三角去打工,虽然硬性要求企业为他们交三险一金,但是这些劳动力是到处流动的,企业又不让他们轻易地把保险金拿走,这就形成了有些人虽然交了保险金也没能用到,那么他们就会不愿意交。



但如果一个彻底没有交过社保的人突然跑到长三角某个城市来,可能就不会有城市欢迎他,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只要过来,这个地方就要给他付出。所以,必须解决社保统筹这一方面的问题。


【视频】叶檀:部分城市应实现人口互通 巨额拆迁补偿应缴所得税


叶檀谈到另一个看法:“自己的这个观点可能会被骂”。她表示,现在大城市周边那些拆迁的农民,比如北京或上海周边的农民,会因为拆迁突然变成千万富翁,就因为他们生在这个地方。她认为这是很不公平的,房屋拆迁应该有一笔税收,然后进行转移支付,这也相当于所得税。既然工资拿的高了需要交所得税,拆迁费高了也要交所得税。


事实上这些人没有为当地经济做什么贡献,只是因为这个地方发展得快了,将房价带动起来后他们享受了溢价。但他们享受全额的溢价就不太合理,它需要作为农业户籍转移的基金,然后成为一笔基金放出去,这就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国祥的观点是:户籍制度改革要因地制宜。例如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农民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的时候,城市给他们提供住房。然后让农民把农村的土地给退出来,退出来之后先保留三年,如果农民在城市里面生活不下去的话,就可以再把土地退回去,给农民流动的余地。


【视频】李国祥:户籍制度改革要因地制宜


而另一些地方,正计划在农民进入城市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偿,比如农民在城市里需要购买商品房的话,会相应地免除一些费用,这样就有利于农民在进入到城市后住房问题的解决。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建言:户籍制度改革要跟国民信息系统配合起来,就可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根据这一系统,各地都建有专门的刷卡机。公民拿着身份证到全国各地刷一下卡,公安或民政等相关部门就知道你在什么地方,然后也能逐渐享有当地的待遇,这样就实现了人口真正的自由流动。


胡星斗:户籍制度改革要跟国民信息系统相配合


(编辑:超慧)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