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沪一居民在家设自提点,被投诉后,邻居都为她出头

新闻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仕婧、谷莹祺(实习)

2024-04-08 12:17:54

小坊前几天报道了

家住浦东东明路街道的张女士称

邻居将住宅申请成为

美团、拼多多等平台的自提点

导致楼内人来人往

甚至还有取件人敲错门

为此,她十分困扰


站在张女士的角度

的确如一些网友所说

"在居民楼设自提点不合适

有扰民之嫌"


评论区也有不同的声音

引发了大家对

"扰民"与"便民"的思考


今天不妨和小坊一起

从提供自提的“邻居”

和老人们的角度

看看这个问题

↓↓↓

不久前,松江佘山士辰苑的多位居民反映,小区里有位邻居名叫余桂英,她把自家申请为网购平台的 "自提点",自发为老年人团购买菜,免费为大家送货上门,坚持已有1年多了。


士辰苑是动迁安置与经适房小区,老年人占比60%。余桂英为大家买菜,帮助老年人享受到了数字化的便利。最近,余桂英因被人投诉而停止了这一服务


记者来到士辰苑小区时

发现余桂英仍在楼栋里送菜


原来,遭到投诉后

她的团购服务本来已经中止

但因居民们呼声强烈

恢复了送菜

楼里居民

她送货上门比我们自己拿方便,这里都是老年人,这个小姑娘很好的,送到门口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我们很支持她


士辰苑步行10分钟就有一家生鲜超市,但是菜品的选择不多;一年半前,余桂英在"多多买菜"和"美团优享"上注册成为团长,申请家中成为自提点,开始为邻居们送菜上门。


余桂英坦言

这样做一是为了生计

二是为了就近照顾孩子

2020年公司倒闭遣散员工

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的余桂英

失去了工作

40岁的年纪,成人大专的文凭

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困难


有了余桂英的自提点

大家都觉得团购买菜方便实惠

而且解决了老年人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记者走访中

"我们很支持她"

是小区里听到最多的声音之一

居民

我们到自提点去拿,买了23.8元的菜收23.8元 ,到她这里订也是23.8元,但是她送货上门,又热情又客气。


居民

老人很重的东西她也帮忙送上去的,她真的很好的,要多支持人家。


余桂英对待老人

特别亲切、耐心细心

这源于她特殊的人生经历

余桂英原籍江西南昌

自小就是孤儿

是浦东祝桥镇的退休工人

范顺鑫爷爷一直资助她读书


虽然范爷爷2022年已经离世

但对这位老人

余桂英始终未曾忘怀

图为范爷爷

余桂英

小时候没有父母,读书的时候特困难,范爷爷就捐款给我读书读到初中。送菜一是我没有工作,想补贴家里,二个因为小区住的老人多,范爷爷不在世了,我想帮助其他老人


而居民们支持余桂英

也不仅是享受送菜上门的便利

更是大家对于

一位待业母亲的温暖支持

老年居民 毛先生


她的大方向对的,一来解决了自己的就业,二来解决老年人的服务问题,数字鸿沟怎么跨越,老年人都没办法,要是买错菜了退单她都会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了,我们很需要。


团购自提需要有人担任团长来组织,通常来说,这种方式复杂又需体力,所以很少涉及老年人。余桂英的"自提点",既让老人享受到了优惠,又让老人享受到了实际的"送货上门"。


但是,"自提点"需要空间,这个空间如果和公共空间发生冲突,那么涉及到的居民,态度自然也会分化。


上个月属地收到投诉

直接导致余桂英的自提点

关闭了半个多月

记者联系到投诉人

对方展示了此前拍摄的照片

只见居民团购的

鸡蛋、蔬菜等物品

堆放在楼道中

确实占据了部分公共空间

投诉人


她的经营场所就在公共空间,在楼道里、门口、电梯里,居民怎么生活呢?

她要上货摆摊卖货,把东西拖上拖下,楼里堆满了箱子,门口堆满了她的货,老人小孩没法乘电梯要便民也好,盈利也好,这是她自己的事,完全可以去租一个门面

随后

属地居委联合城管

上门核实了情况

经确认

这处自提点确实涉及

楼道堆物及"居改非"

于是要求余桂英尽快关闭


倪呈珺 佘山镇士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居民投诉说她占道,有消防安全隐患,在居民区里经营是不是合法?我们核实发现,确实占道,在几节楼梯口上摆了好几个箱子,水果蔬菜都有。


蔡菁 佘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她的行为属于"居改非"我们和业主说了,业主也表示配合。


自提点停止后的半个月

居委再次收到大量投诉

而这次则是

来自社区的老年居民

禁不住大家的呼声

余桂英又开始送菜了


投诉人 陈阿姨

我们小区里都是年纪大出门买菜有困难的,才叫她网上订购,她是便民服务做好事,又不再多收费用,又没损害到我们的利益居委不关心小区居民有多少户买菜有困难,不是有人举报就直接阻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的。


老年居民 毛先生

至于好事怎么做好,有关部门要帮她把好关。(关键在于)是想花这个精力还是不想花这个精力。


事实上

小区内这样的自提点不在少数

属地居委称

他们已经整治了十多个

至于如何兼顾合法性与便民性

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落点


倪呈珺 佘山镇士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这是动迁小区,老年居民多,肯定希望有便捷的地方,这种自提的模式满足他们需求的;但是矛盾的点就是合法性、规范性还有管理上面。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

"自提点"的合法性呢?


城管责令关闭的主要依据,是认定自提点 "居改非",也就是认定其为经营场所。还有就是自提点占用了公共空间


但是和城管的认定不同,有人觉得这样的自提点是大家自发的互相帮助,即便给一些报酬,也是法律不禁止的。何况老人没有支付报酬。


但是另一方面,"自提点"是平台企业运营中的一个环节,它也符合经营场所的一些特征。


究竟该如何定性呢?

先来了解一下

余桂英的收入究竟怎么来?

↓↓↓

在家申请"自提点",对余桂英来说,既可以照看孩子,也可以兼顾副业;而所谓"副业"的收入,其实就是平台给予"自提点"的提成,用以鼓励"团购自提",减轻平台物流等运营成本。


这部分提成依据每单总价计算

从几分到几角不等

暑假单量最多的时候

余桂英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

余桂英

今天是67单8.78元的提成,刚刚那两箱酒(提成)是4角2,这个是属于多的,因为酒比较贵,蔬菜就比较少,几分到1角这样。暑假的时候赚多点,一个月3000多点,不是假期的时候少一点3000不到。

一位居委工作人员

私下告诉记者

取缔自提点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

有居民认为余桂英涉嫌

二次售卖菜品赚取差价

记者就此向她核实了情况

余桂英

居委反映给我,我很震惊,很气愤,心里很委屈小区需要买菜的宝妈、年纪大的、残疾人基本上都在群里面,他们会通过链接自己下单购买,不需要我买了后再转手卖给他们


还有说二维码扫支付宝(私下购买),我自从支付宝用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位老人给我一分钱,平台上可以核对。


了解了余桂英的收入方式后

可以确定

所谓"赚取差价"是不存在的

但平台提成的确是经营性收入

但确实存在"双重特征"

↓↓↓

首先,余桂英不否认有收入贴补家用但如果换了其他人拿这点钱未必会做这件事,也未必能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善意,这是"公益性"的体现


基层管理是复杂的

居民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

并不是非黑即白

居民对"自提点"有强烈的需求

余桂英的困难和她的辛勤

也值得帮助

难道没有合情、合理、合法的

解决之道吗?


有什么破解之道


来看看属地对此事怎么看?

专家提出了什么"破解之道"?

↓↓↓

自提点关闭后

余桂英的生活失去了重心

记者将她的情况转述给了

其户口所在地

浦东新区惠南镇镇政府

属地表示

将结合她的情况

为她进行了政策匹配

倪馨琼 惠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心中就业创业负责人


她自己"灵活就业"的状态下,到40周岁之后可以选择享受补贴政策,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全部有政策,她自己不怕吃苦,她觉得适合她的岗位都愿意去尝试


"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是本市正在热推的政府实事项目

那么在落地过程中

能否吸纳一些

类似"自提点"这样的公共服务

以此畅通"就业微循环"呢?

杨邹华 普陀区政协委员

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在就业服务圈中应当可以包含相应的功能,比如为老年人的护理,包括快递的自提,这个需要基层不是仅仅的"一刀切",而是有效引导。


有专家表示

打通服务上门的"最后一公里"

与"在家门口就业"

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做到兼顾

↓↓↓

叶岚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怎么样解决呢?我认为至少有3种方式。


第一,尝试去"纠偏"我们"居改非"政策,让相关部门知晓,同时要经过全体业主同意;


第二,让线下的门店能够吸纳类似于当事人这样的就业困难群体,作为正式雇员帮助她解决就业问题,政府对于门口菜铺有一些租金方面的补贴;


第三,政府主动出击,在社区比较临近的公共空间,开设自提点,把这样的群体雇作志愿者,政府通过发放志愿者补贴形式,来提供基本生计保障。


坊友们有什么想法建议呢?

欢迎留言献策~


编辑: 盛莉(见习)、王国林
摄像: 朱勇
责编: 王郁岑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