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新闻透视

视频 | 外籍患儿的福音 上海探索国际医疗旅游新模式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文韵

2024-09-02 13:48

这个月,来自巴基斯坦的安娜一家因为罕见的疾病,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求医。事实上,过去一年里,有不少创新意识强、技术水平高、且具有国际医疗基础的三甲医院都接诊了外籍患者。上海正在探索“国际医疗旅游”新模式。



8月上旬,爸爸妈妈抱着2岁多的小安娜,从巴基斯坦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求医。小安娜身患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脑白质营养不良”,智力和运动功能无法正常发育,要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科带头人翟晓文介绍:“易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这个疾病发病率非常低,全球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根治的文献也不多,我们是这10年来实际上做了30多例,成功率大概在70-80%左右。”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安娜母亲又怀了一个孩子,希望脐带血能够救小米娜,但巴基斯坦医院无法实现这一技术,辗转之下,当地专家联系上了复旦儿科医院。两次跨国线上会诊后,确定了来沪就医的方案。复旦儿科医院还特意邀请了复旦红房子医院的两位专家,为已孕32周的安娜妈妈做羊水穿刺检测,确认未出生胎儿的脐带血能否与小安娜配型成功。“羊水里面有胎儿的脱落细胞,我们拿到细胞可以做胎儿的基因检测。”复旦大学附属红房子医院遗传中心主任徐晨明说道。


最后的检验结果令所有人振奋,配型成功了。安娜母亲的分娩日预计在9月中旬,一切顺利的话,移植手术将在9月底进行。复旦大学附属红房子医院产科主任徐焕称:“妈妈是住在红房子医院,孩子出来以后脐带血保存好以后可以转送过来,2岁的小安娜现在就已经在复旦儿科医住院了。”小安娜的母亲称:“医生们真的非常好,我们家所有人都得到了帮助,我们真心感谢。”



事实上,上海探索国际医疗旅游的尝试已经开始了几年,2020年8月,市卫健委率先在社会办医机构中遴选出了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以及10家种子培育机构。去年9月,复旦儿科、儿中心、华山、瑞金等13家公立医院被确定为上海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


通过这个“海上会诊厅”,专家可以在线对接境外患者,安排线上会诊,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来沪治疗,确认后才会让外籍病患来沪就医。今年,仅复旦儿科医院就已经接待了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外籍患者1600人次。一位乌兹别克斯坦患儿的家长坦言:“我意识到来上海是的最好选择,因为我看到了医院的专业团队,我想向整个团队表达我深深的感谢。”



其他试点单位也成功救治了不少有疑难杂症的外籍患儿。新华医院接诊了曾被多国拒诊、罹患罕见病“僵人综合征”的印度少年,在多学科通力协作下,脊柱重度侧弯160多度,上半身几乎“折叠”的印度少年成功接受手术,康复出院踏上了返乡之路。



2岁多的波兰患儿BUKO则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成功切除了巨大肝母细胞肿瘤,BUKO父母非常感动:“谢谢侬,谢谢侬!未来我们也许会回来 但不再是治疗,上海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城市,很棒的城市,很棒的人,很友善的市民。”



据了解,首批13家公立医疗机构,目前已经由华山医院牵头制定了“国际医疗旅游”的具体规则,对于服务对象、收费方式等都有了明确的定义和标准,通过这个开放的窗口,也能让国际上更加了解中国真正的医疗水平。


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专科分会主委顾静文对此表示:“我们有了这个国际医疗服务的规范,希望能够引领大家一起共同来使我们的国际化医疗服务,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复旦儿科医院院长王艺则表示:“我们到底怎么来看待自己,我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其实这些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能力的试金石,我们的专家特别珍惜这个机会,=把一个个的国际病人都能够做好的话,那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有很好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刘奕达
摄像: 乔楚
责编: 虞之青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