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3″

视频 | 上海的店招店牌到底是如何管理的?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 朱齐越

2018-08-14 19:31

今天,看看新闻Knews记者兵分多路,跟随执法部门在全市各区检查店招店牌存在的安全隐患。那么,上海的店牌店招设置到底有没有流程?设置后的安全责任由谁来承担?监管主体又是谁呢?

长征镇居民餐饮娱乐"一条街"上店铺林立。这家水饺店的招牌向外倾斜出三、四十厘米,引起了执法人员注意,仔细一检查,果然是块"危牌"。


施工人员说,换了新的商铺以后,上面又盖了一块,所以里面的基础就不牢了。而且里面的基础是木质的,木头时间久了容易腐烂。加上只固定了两个点位,可以说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危牌"。

果然,刚卸下店招,内部结构就全部散了架。



当地管理部门介绍,这条街店面更替很快,店招挂得也很"随性"。往往上一块店招还没拆干净,下一块就直接覆上去了,所以不少招牌都是超重负荷。

同样的情况浦东也有,像潍坊街道这条马路上的沿街店面,店招都是一块直接覆一块。


当被问及那种明显挑出建筑物外立面的店招由谁管理时,城管表示,是他们负责。但城管工作人员也坦言,很多招牌今天拆下来了,可能明后天商家自己又装上去了,一些"危牌"他们以前都拆过,但仍然无济于事。

那么,店招设置到底有没有相关机制呢?


2015年,沪绿容局曾发过通知,明确"对店招设置,要落实规范管理,宣传和引导商家依照法规要求申办。"宣传和引导,就意味着不是强制。

以浦东为例,2010年,店招店牌审批已下放到街镇社区管理办,2014年,审批取消改为备案。在其他区,店牌店招大多是店家先递交申请,再由区市容绿化部门审批或备案。因为非强制,店家申报的积极性一般都不高。像宝山,辖区内的3万6千多块店牌店招,挂牌前主动申报的只有不到1%。


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一般真正到他们行政审批窗口来主动报备、走审批流程的商家是比较少的,来的也主要是一些大型外企、国企的连锁店。

前置许可不强制,那么后续日常维护和监管又是否跟得上呢?


根据2016年6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店招店牌由所属商家负责检查和维护保养,根据不同部件、结构,安排一周到一年不等的检查频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商家都不会把这个规范当回事。



店主坦言,维保不会做,因为要花钱,不划算。


在一些区,也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沿街商铺门责巡查工作,不过,招牌牢不牢靠,光靠肉眼粗看很难发现。而且如果执法人员与商家之间接触,也要提供权威的安全检测的一个依据,否则执法也会很困难。

再退一步说,哪怕真的查到问题,除了强制拆除外,能否让商家牢记教训,也是个难题。像今年上半年,普陀长征镇依法立案查处72家违法店招,强拆33家,共罚款68000元,但目前还有两百多个店招存在安全隐患


长征镇副镇长葛峰说,现在行政处罚这一块的确存在的难点,主要凸显在房东、业主和经营户平时的守法意识当中只追求经济利益,没有追求社会法律责任。“你罚他们三千块、五千块,他没有任何感觉。违法成本很低,执法成本非常高。”

看来,店招店牌的设置审批是在区市容绿化部门,不过不是强制的;事中事后监管落在街镇城管中队,不过执法力量有限。这也意味着,假如店家在挂店招时偷工减料,不履行安全使用责任,不注意日常维护,那就很可能埋下安全隐患。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上海约有38万块店招店牌,上个月市容绿化部门抽检了588块店招,结果存在缺陷或严重缺陷的达到47%。排除这些悬在人们头顶的隐患,已经刻不容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齐越 编辑:爱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